前海传媒了解到,《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对赌协议纠纷的裁判指引》的正式文本将于近期发布。
3月16日,“关于审理涉对赌协议纠纷的裁判指引专家研讨会”在前海法院举行。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司法保障职能,强化对商事主体市场行为的规范与引导,积极服务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改革探索与创新发展,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前海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对赌协议纠纷的裁判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称《裁判指引》)。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听取专家学者及法律从业者对审理涉对赌协议纠纷的意见及建议。
▌对赌协议将规范化据介绍,对赌协议是指投资方与融资方及其关联方,就目标项目达成投融资合同时,对目标项目的未来发展达成某种附条件的事先约定,如果约定条件成就或未成就,投资方或融资方及其关联方享有要求对方履行相关义务的权利。近年来,“对赌协议”在投资领域的热度节节攀高,据不完全统计,年上半年涉及P2P网贷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达60多家,有些上市公司入股P2P平台与之对赌。由此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对赌协议的法律纠纷,对赌案件的争议一般是确定合同的有效性、违约主体,以及确定违约责任的承担。
然而,由于对赌协议是我国私募投资市场的一种较为新型的投资工具,当前法律对“对赌协议”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位。同时,该类案件具有案件标的大、涉及法律问题复杂的特点,司法审判需要面对经济发展迅速变化带来的挑战。“前海作为自贸区与深港合作区,在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改革探索创新方面需要不断突破,前海法院为充分发挥司法保障职能,制定《裁判指引》并召开研讨会征求专家意见,旨在统一裁判标准,强化对自贸区商事主体市场行为的规范与引导,打造自贸区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前海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在制定和讨论《裁判指引》的过程中,前海法院及与会专家主要按照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鼓励交易原则、平等保护各方主体原则,对于是否构成对赌协议法律关系,对赌协议范围和内容等问题,作出了规范和指引。此举旨在鼓励经济活动创新,鼓励跨境交易,服务和保障前海开放性经济健康发展。目前,更多细节条款正在修订当中。
▌前海法院自贸区案件占受案数一半以上数据显示,前海法院从年2月2日开始受理案件以来,截止年3月9日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件,其中受理涉自贸区案件件,占全部收案数的52.8%。在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涉自贸区案件同时,前海法院以制定新类型裁判指引为抓手,不断强化规范引领与业态服务,保障自贸区与合作区产业创新政策有序实施。
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制定实施《涉自贸区与合作区案件审判指引》,建立8类涉自贸区案件的统一裁判标准,定期发布涉自贸区商事审判典型案例,通过司法裁判的可预期性明晰市场规则、指引市场行为。二是坚持标准化、精品化审判,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关于审理前海自贸区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裁判指引》、《关于审理前海蛇口自贸区内保理合同纠纷案件的裁判指引》,鼓励自贸区内融资租赁业、保理行业的创新发展,支持自贸区企业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三是建立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平衡制度,建立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信息互联与程序对接机制,在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中统一法律适用,通过法律适用给予市场主体明确的行为评价和指引。
前海传媒出品
撰稿人奕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