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医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到底中医是一种宗教还是科学,
各方都是见仁见智。
作为中医的一员,
也来火上浇油一把,
说点乱七八糟玄之又玄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被记录在一位重庆名医的医案中。
当时名医身处的环境是战乱之中,
重庆南岸当时有很多难民的窝棚。
既然是难民,
吃饭都成问题,
更不要说吃药了。
可是,
吃五谷生百病乃是人生常态,
哪儿有因为战乱就不生病的呢?
所以,
住在窝棚区附近的这位医生,
就常常被请去给这些流离失所的人看病。
贫民窟里小孩子多,
大人生了病尚且能忍一忍,捱过去,
小孩子哪里能忍,
尤其是常见的小儿高烧,
稍微时间耽误得久一些,
孩童就命悬一线,
半点不能耽误。
可是在当时,
治疗小儿高烧的大部分都是现成的药丸,
比如小儿牛黄散、琥珀抱龙丸、镇惊丸之类的,
里面的退烧解痉成分
无论是牛黄、琥珀还是贝母、羚羊角,
无一不是贵重药材,
哪里是穷人家能用得起的。
名医又不能见死不救,
于是,
每次遇到这样的病人,
都赶紧让人去江边芦苇丛中,
在芦苇的根部土壤中,
抓点新鲜的红头蚯蚓来。
贫民窟,
有的是半大小子,
通常要不了多久,
就能抓个几十条回来。
等拿到了蚯蚓,
用水冲洗干净,
就把蚯蚓放到一个干净的瓷碗里面,
加上几勺白糖,
盖上盖子腌起来。
这边,
用普通的芦根、桑叶、银花、野菊花之类的清热药,
熬上一锅。
等药汁熬好以后,
瓷碗里的蚯蚓也差不多到了时候。
把蚯蚓分泌出来的粘液,
直接倒在盛药汁的碗里面,
让病孩一饮而尽。
每隔一个小时,
喝一碗这样的药汁,
通常,
在两三次以后,
病孩要么浑身大汗淋漓,
要么泻下如注,
然后几个时辰后,
烧就会慢慢退下来,
神智也渐渐恢复正常。
名医为穷兄弟们想出了这样的法子,
用得多了,
以至于到后来,
有大人高烧不退,神昏澹语,
家里人也会一边派人去延请这位名医,
一边派人去江边抓上一大捧的红头蚯蚓备用。
等名医开了药方,
熬好了药,
另一边的蚯蚓也差不多准备就绪。
这个方法,
名医非常自得,
在他的医案里,
专门详细写了这一条,
想来是活人无数功德无量,
对医家来说,
快慰之情莫过于此了。第二个故事据说是发生在北宋开朝的太祖赵匡胤身上。
赵匡胤登基以后不久,
就患上了“缠腰蛇丹”,
也就是今天的“带状疱疹”。
那个时候的人们认为,
这个病非常严重。
分布在腰部附近的疱疹,
如果不及时救治,
等病情恶化
疱疹能绕着肚脐
完整接成首尾相连的环状的时候,
就是回天乏术的时候。
当然,
现代医学觉得没有那么严重,
因为带状疱疹,
本质上是自身免疫力低下而造成的,
所以单纯的带状疱疹并不会要人命。
但是,
免疫力低下的时候,
如果再有其他基础性疾病的话,
数症并发,
那就难说了。
我们接着说赵匡胤哈。
皇上不但得了缠腰蛇丹,
还引发了哮喘的旧疾,
病情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太医院绞尽脑汁,束手无策,
最后只好遍寻名医。
于是有人举荐了一位民间郎中来为皇上看病。推荐来的这位民间郎中,
据说对缠腰蛇丹这种病,
几乎称得上是手到病除。
郎中亲自查看了皇上的患处,
发现皇上的腰间已经遍布蚕豆大的水泡,
累累如珠,
而且病人痛痒难忍,无计可施,
于是,郎中立刻掏出了随身带的瓷罐。
瓷罐里面是一把鲜活的红头蚯蚓。
郎中抓出几根蚯蚓,
让人送来了蜂蜜,
等一会儿,
用棉棒蘸取蚯蚓的汁液涂抹皇上的患处,
皇上立刻觉得患处清凉沁骨,
痛痒之苦顿时缓解大半。
同时,
郎中又用另一盘同样炮制的蚯蚓汁液让皇上口服。
皇上大惊,
问
“这是什么药,外用且能内服?”
郎中不敢明言,
随机应变道
“陛下是神龙下凡,
岂能用普通的俗世之药。
此药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能沟通阴阳交流玄冥,
名唤地龙,
乃是取其以龙补龙之意。”
一席话说得赵匡胤龙心大悦,
放弃了猜疑,
将蚯蚓汁一饮而尽。
此后几天,
皇上按照郎中的嘱咐,
每日外用内服地龙汁,
七日后,
疮疹落,哮喘止,
赵匡胤龙体安泰。
从此,
地龙的药效名声大振,
此种用法也被记入各种典籍中流传了下来。
说完了前面两个类似野狐禅的故事,
下面我们也来点正经的科普。
蚯蚓,
在中药里,
被称之为“地龙”。
中药书里面是这样说的,
性大寒,味咸,无毒,
入肝、脾、肺三经。
能清热止痉、平肝熄风
通经活络、平喘利尿。
在年第18卷第六期的《中国药师》杂志上
曾经刊登过一篇由湖北中医药大学的研究者发表的一篇论文,
题目就是
《药用地龙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
在这篇文章里,
作者对药用地龙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运用进行了总结,
文章中提到
地龙的药理作用包括
1、纤溶和抗凝血作用
2、降压作用
3、对神经细胞的作用
4、促进创伤修复
5、平喘以及抗肺纤维化
6、肾脏保护作用
7、抗菌作用
8、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9、抗肿瘤作用
10、抗肝纤维化作用
11、增强免疫作用
12、提高红细胞变形性
地龙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
1、哮喘
2、带状疱疹、创面愈合
3、血栓类疾病(急性脑梗死)
4、肾脏疾病
5、高血压
6、面部痉挛、癫痫、慢性心肌炎等
(以上这段文字内容完全来源于该论文,特此说明)
科普到这里,
也要来说说地龙的缺点,
也就是它的副作用了。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
优点即是缺点。
按照中医理论,
大寒之物能退热,
同时也就能败火。
败火清热的东西就不能长期吃,
否则就容易引起食欲不振,失眠乏力等相火衰微的症状。
那么,
如果某些疾病需要长期吃,
或者是本身怕冷的人也要用到这味药的时候,
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
答案是:有的!
中医里面有一种“去性取用”的说法。
意思就是,
如果一个药物我们希望用它的效果,
但是又要回避它的副作用,
那么就可以通过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制衡,
让药物在发挥它本身的最大作用的同时,
用其他药物的性能来制衡它的缺点。
简而言之就是药物之间的取长补短,
用A的长处来抵消B的缺陷。
之前我曾经写过关于冬之阳-海蛇胶囊的说明,
没看过的可以点击这里
冬阳化冰记
关于海蛇的功效,
在那篇文章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唯一可能欠缺的地方,
就是没有着重提出来,
海蛇是属于非常非常热性的东西,
壮阳气的效果特别特别的好!
这可绝对不是我因为卖瓜的缘故,
所以在自卖自夸。
老同学们都知道,
我自己一年到头,
也只有三九跟三伏的时候能够每天坚持吃一颗,
一过了那个节气,
哪怕只是每天吃一颗,
也会因为阳气太盛伏不住而脑袋疼。
很多吃过的同学也会反映,
当身体没有虚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吃海蛇,
很容易就有口舌生疮、眼睛发炎、咽喉疼痛的症状出现。
所以常常会有人很正经地跟我讨论,
能不能想办法把海蛇的浓度降低一些,
不然不吃吧,
人容易没精神;
吃吧,一天吃一颗伏不住,
两天吃一颗还伏不住,
生生要调到三四天甚至一周才能吃一颗的频率,
这也太磨人了。
作为一个也伏不住海蛇的人,
难道我就没想过办法么?
我们—一直在努力啊!
之前的海蛇胶囊都是百分百纯的永良部海蛇,
我也一直在想,
什么时候能找到两全的办法。
所以现在你们知道了,
新版的海蛇胶囊里面,
就是添加了地龙。
经过跟工厂近大半年的反复协商沟通,
这一批1月30号出厂的海蛇,
里面就有前面提到的地龙。
而且要特别说明的是,
我们这次搭配使用的地龙,
来源于日本九州的一家公司。
这家公司以专门饲养红头蚯蚓起家,
到现在,快有50年的历史,
已经成为了一家专门为制药厂提供地龙真空冻干粉末的公司,
而且,
也是日本唯一的一个
集培育养殖、加工生产为一体的地龙原料供应商。
海蛇大热
地龙大寒,
两个成分搭配到一起,
就是这次新版的冬之阳-海蛇胶囊。
30号出厂到现在,
根据大家吃了三五天到两周的反应来看,
确实比之前的纯海蛇版不!上!火!
海蛇,又有一种说法叫海龙,
海深为涵
地厚以载,
得吾心安,
愿君康健!回复这些词还能看到更多:
:进入店铺
:查看店主推荐:查看自己的订单
:查看往期文章
:了解你身体的毛病
:每个宝贝的出生档案
:帮助女性的自我觉醒,拒绝洗脑跟绑架
:查看冬瓜茶的具体做法:查看私人推荐书单:查看佐伯的美容书精选
:看看怎么减肥才健康:看八卦,学知识
:看日本相扑王子的八卦
:命运天注定
:诊所里面的八卦故事
想勾搭私聊八卦的,
记得长按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