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科院动物所张劲硕博士跟你聊聊动

7月27日上午10:00,北京科学中心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劲硕博士为小朋友们带来了名为“妙趣横生的动物王国之动物行为趣谈”的主题讲座。

张老师通过风趣幽默的讲解,向现场的小朋友介绍了动物们的一些有趣的行为,接下来请观看视频,一起来重温吧~

温馨提示:点击视频右下角箭头可全屏观看~

讲座开始前,张劲硕老师先问了在场的小朋友一个问题,什么叫动物?在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完之后,张老师从细胞的结构开始讲起。

我们都知道,细胞从内到外分别为: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分别为:细菌、病毒、真菌这些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再往上一级是植物,植物与动物的区别就是,植物的细胞在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动物则是没有细胞壁的、多细胞生物,这就是动物的定义。

目前,科学家在自然界发现并命名的动物有万种,接下来我们就从低级到高级为大家一一介绍这些动物。

首先,世界上最低等的动物——海绵,它没有真正的器官,属于多孔动物,那些孔相当于它的“嘴和肛门”。

刺胞动物(或腔肠动物):水星、水母、海葵,小朋友们去海边玩的时候,应该有机会看到水母,不过要小心被水母刺伤,一旦被刺伤,第一时间将尿液洒在伤口上,然后等待医生的救援。

扁形动物包括涡虫、吸虫、绦[tāo]虫,绦虫的每节都有生殖系统,也就是说就算被中间切断,也能再长回来。

线虫动物包括蛔虫、线虫等,这些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动物,它们分布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角落,包括你现在坐的椅子,你家垃圾桶等等,到处都是,但它们对我们的身体并没有伤害,反而与我们共生。

环节动物包括蚯蚓、蚂蟥、水蛭,这也是我们常听说的,此类生物身体是一环一环的,所以称为环节动物。

棘皮动物:海星、海胆、海盘车、海蛇鳚

软体动物:蜗牛、章鱼、乌贼、蚌

节肢动物:蜘蛛、蝎子、虾、螃蟹,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纲动物,我们上面讲过,目前已经发现并命名的动物有万种,其中有万都是昆虫。

鱼类:软骨鱼、硬骨鱼、七鳃鳗等

两栖类:蛙、蟾蜍等,那么鳄鱼是两栖动物吗?不是所有既能在水里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变态,即形态上的改变,例如青蛙小时候是蝌蚪,长大后,尾巴消失,腿长出来,所有两栖动物都要经历变态的过程。

爬行动物:龟、蜥蜴、蛇

鸟类:世界上鸟类大概有一万种,鸟类是由带羽毛的恐龙进化来的。

剩下的就是哺乳动物,包括老虎、狮子、狗狗等。

动物的行为用以下几个词语就可以概括:

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生儿育女(繁衍)、离家出走(扩散)、进攻、防御、智商

家域和领地

熊将自身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汗液等涂抹到树上,标记领地;欧亚鸲[qú]通过叫声判断对方实力,从而决定是否抢别人领地。

只有大型动物,比如狮子、猎豹才有领地的概念,像狐狸这样小型动物,它们生存的地方是重叠的,没有领地,只有家域。

家域和领地的区别是,比如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就是我们的领地,不允许外国侵犯,而地球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来说,是我们共同的家域。

迁徙

以美国的国蝶——君主斑蝶为例,它们冬天生活在墨西哥,等开春之后就会往北飞,一个月飞行一千多公里,然后到达美国南部,修整一下,继续往北飞,到达加拿大,在整个迁徙过程中,可能要繁殖三到四代。

等到冬天的时候,又会从加拿大南部,飞往墨西哥,返程是直飞,不会在中间停留。

鱼的洄游:例如生活在阿拉斯加的鲑鱼在洄游季节会逆流而上,去淡水区域产卵,途中有熊在水边等着猎食。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个史上最牛的迁徙,这个迁徙过程,是科学家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鸟身上绑了定位装置,从而观测到的迁徙过程。

这种鸟叫斑尾塍鹬,它们在年3月17日,从南半球的新西兰开始出发,经过7天飞行公里,途中不吃不喝,不分昼夜地飞,飞到丹东市鸭绿江入海口,在这里会修整到5月1日,之后继续飞15天,飞行公里,到达阿拉斯加,然后在阿拉斯加繁殖。

等到了八月,也就是阿拉斯加秋天的时候,观测发现,8月29日,这些鸟就开始启程,从阿拉斯加直飞新西兰,历时9天,同样不吃不喝。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从加拿大飞去阿拉斯加的时候中间要在鸭绿江停留,而从阿拉斯加飞回加拿大的时候却是直飞呢?

这与大气环流有关,如果从新西兰直飞阿拉斯加,属于逆风飞翔,相当于顶风作业,这对它们来说飞起来很费劲,因此它们去鸭绿江绕一下,就可以顺风飞,而从阿拉斯加直飞新西兰时,正好是顺风状态,相当于顺风南下,不需要中间绕一下,所以可以直接飞过去,不费力。

动物建筑师(筑巢)

蜘蛛织网,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张网,蜘蛛网是丝蛋白,韧性较强;白蚁筑巢,其巢通风很好,而且结构稳固;织布雀,善于编织鸟巢,会打14种结,而且鸟巢非常稳固,不过只有雄鸟会编鸟巢。

吃——捕食行为

食人鱼真的吃人吗?其实它们主要吃树上掉下来的水果,它是吃素的,只有当你身体本身有伤,又掉到了食人鱼群里,被食人鱼闻到血腥味,才会捕杀你。

世界上有五百种鲨鱼,真正攻击人的只有五六种,大白鲨也是闻到血腥味才会攻击人,但不会吃掉,只是咬掉你的肢体,它们会咬上你的腿,然后抛到一边。

苍蝇为什么吃东西要“搓手”?苍蝇的“鼻子”长在“手掌”上,“搓手”其实是在闻气味,然后会吐出来消化液,这是一种酶蛋白,可以帮它进行体外消化,之后再用舐吸式口器舔。

保护自己——防御行为

动物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例如警戒色、保护色、毒性等,其中我们知道箭毒蛙有毒,但它本身没毒,是它吃的东西有毒,食物中的毒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毒储存在身体内。

臭鼬,我们都知道臭鼬很臭,但它的臭并不是来自屁,在臭鼬的肛门周围有肛周腺,会分泌油性液体,呈气雾状,味道十分恶臭。

生儿育女——繁殖行为

动物们通过各种方式求偶,例如突眼蝇会比较触角的大小,来吸引异性;象龟会比谁脖子长;雄性凤头鸊鷉[pìtī]会抓鱼,抓到鱼之后就接近雌性,并在雌性面前跳舞,当雌性发现雄性跳舞好的时候,就会接受它的鱼。

玩耍和学习行为

灵长类、食肉性动物其实都有这种玩耍和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

有一种老鼠,长得像鼹鼠,名为裸鼹形鼠,科学家发现,它们的社会结构居然与蜜蜂、蚂蚁一样,有严格的制度,而且这些裸鼹形鼠从来不得癌症,科学家正在对它们的这种特性进行研究,未来也许可以用来治疗我们人类的癌症。

动物智商

世界上最聪明的无脊椎动物是章鱼,因为它们的神经系统比较发达;世界上除人之外,最聪明的动物——倭黑猩猩,它们跟人类血缘关系也最近;美洲绿鹭会钓鱼,它们会像人类一样,找到鱼饵,扔到水里,等着鱼上钩;还有一种猴叫日本猴,喜欢泡温泉,而且不是所有日本猴都有资格泡温泉,在它们的“社会”里只有等级高的才有资格,而且泡温泉的权利还实行世袭制。

其实,人类所有自然属性的行为,猴子都有,甚至伦理道德、共情、互帮互助等行为在灵长类中都有。

最后,张老师表示,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动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了解,知道我们自己是如何起源进化的,也请同学们多走进大自然,了解其他生命,不要忽视它们,一草一木、一树一花、一虫一兽,都值得我们热爱。

往期文章:洪都拉斯白蝙蝠:长得像猪猪奶黄包的蝙蝠界颜值担当!北京夜归人的美食慰藉之地——簋街震惊!原来胡萝卜真的不是萝卜!

温馨提醒

北京科学中心试运营期间开馆时间:

主展馆及首都创新成果展:每周三至周日,上下午各一场,上午9:30-12:00,下午13:00-17:00,16:00停止检票入场。

儿童乐园:每周三至周日,上下午各一场,上午9:30-12:00,下午13:30-16:00。









































北京白癜风手术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shea.com/hstz/5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