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海开发开放实现九个新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苑伟斌8月27日,在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成立1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前海管理局局长田夫发布前海合作区成立10周年开发开放成果。据悉,10年来前海探索形成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实现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开发开放“前海模式”,在开发开放中实现九个“新”。一是成为新时代全面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前海构建起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八大体系,包括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体系、法定机构治理体系、高端现代产业体系、高效率服务管理体系、高标准基础设施体系、高水平国际国内合作体系、两大法系融合发展的法治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二是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新引擎。前海累计推出余项惠港利港政策,面向港资企业出让土地39.6公顷、占全部已出让土地的43.2%,建成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深港创新中心等深港合作重大平台。截至今年上半年,前海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7万家,注册资本1.3万亿元,累计实际利用港资累计亿美元、占利用外资的89.9%。三是成为深圳经济特区创造新经验的新起点。前海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推进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八大领域创新,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项,其中全国首创和率先项,在全国复制推广58项,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四是成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率先试点对鼓励类产业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征收,累计企业享受优惠税额70.9亿元;率先试点特定人才、高端人才15%所得税政策,累计补贴4.3亿元,相关经验和做法已在粤港澳大湾区、海南全面推广。构建“金融+科技+实体经济”的高端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汇聚金融企业近5万家,融资租赁公司占全国四分之一,商业保理公司占全国近一半,成为全国最大的新型金融机构集聚地和跨境金融创新中心。五是成为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畅通“双循环”的新支撑。发起成立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推动成立“中国前海”船籍港,率先发起建立“一带一路”港口联盟。近期,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湾保税港区整合优化为前海综合保税区,并于8月19日验收通过。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有“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在前海设立投资家企业,合同利用金额21.6亿美元;前海企业累计向“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设立企业54家,协议投资15.5亿美元。六是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示范。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建设,首创适用香港法律审结涉港商事案件,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件,其中涉港案件数量居全国第一。8月26日,前海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两个条例”已经正式通过人大立法,为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全方位法治保障。七是成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新标杆。对标世界银行标准推进综合营商环境改革,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连续三年聘请第三方国际机构评估,前海模拟国际营商环境排名从第51位快速提升到22位。八是成为高水平的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建设。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下,先路网后发展,先环境后开发的“四先四后”建设时序,打造集山、海、林、城、岛、港、湾等元素于一体的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年均增长速度56%,实现栋建筑封顶,建成79条(段)市政道路,轨道交通建成运营4条线路9站点,累计覆绿面积达万平方米,初步实现了由一片滩涂到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的蝶变。九是成为开放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新样本。率先实施前海党的建设三年规划,构建“1+6+9”党建工程体系,发布全国首个加强自贸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创新发布“前海组织力指数”,率先打造廉洁示范区。前海从建设之初的1个党支部、8名党员,发展到个党组织、名党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shea.com/hstz/12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