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起来了,让我想起那年和女儿一起去巴厘岛看海的日子。
那天,女儿开车,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搭乘东航航班,飞行6个多小时前往梦幻的巴厘岛。在我的印象中,巴厘岛不会太大,然而耳闻目睹后的巴厘岛令我大吃一惊:岛的面积约为多平方公里,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全岛山脉纵横,地势东高西低,有四、五座锥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贡火山海拔米,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1
巴厘岛是地处印度洋中间的岛屿,岛上沙努尔、努沙·杜尔和库达等处的海滩,是景色最美的海滨浴场。这里沙细滩阔,海水湛蓝清澈。在海滩最能博取眼球的,是不同肤色的人在椰树底下穿行、叫卖,在沙滩上晒阳光浴,异域风情浓郁。可想而知,巴厘岛人的那种黑是晒出来的,在蓝天碧水间,显得分外突出。椰树下,几个身体健硕、身着泳装、面孔晒得通红的外国人在玩扑克游戏。还有的游客独自趴在沙滩上日光浴,皮肤都被晒得红红的。
我们去了有名的金巴兰海滩,金灿灿的沙滩格外引人入胜。游人们迎着日落,踩着沙滩,在海水中尽情戏水。沙滩与岸坡,海水与蓝天,白云与彩虹,晚霞与飞鸟,灵动与静谧,交相辉映成难以形容的美丽,不由想起唐代诗人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一曲曲本地乐团演奏的优美旋律、人们的嬉笑声、海浪声和照相机的快门声,响彻上空。我们沉浸在味、听、视觉交融的享受之中。
2
那天来到丹戎贝诺瓦海滩时,风浪有点大,人们在海边拍过照后,就纷纷坐到躺椅上看手机去了。我独自沿着海滩走了一会儿,看到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印尼教练划着小船向岸边驶来。原来还可以玩这个!等他一下船我就赶忙跳上去,原来的教练累了,不肯划了,叫了另一个人过来。茫茫大海,一艘小船,随着海浪上下颠簸,左右晃荡。每一道波浪卷来,游人都欢呼雀跃,有的甚至一头扎进浪里,等浪过后再钻出水面,当然这个过程很快,只有几秒钟。我在海里玩“嗨”了,女儿却在岸上找我急疯了,我感觉时间很短,可她说找我找了好久。因为是临时起意,我没有来得及跟她说我在海里玩呢。
库塔区是巴厘岛最知名的景点之一,这里有适合冲浪的白色沙滩与灿烂明亮的落日美景。乌鲁瓦图寺矗立在高崖顶,陡峭的山壁正对着海洋,登顶可欣赏叹为观止的海景。海神庙是巴厘岛最重要的海洋庙宇之一,据说是由一位流浪僧人在岩石小岛上所建。当地传说这座寺庙由黑色海蛇守护着,四周被不断拍打的海浪环绕。落日时分,寺庙在太阳余晖的映衬下会呈现出令人赞叹的美景。
举目四顾,周遭是大洋一片,远处海天一色。前面正中,一座纯白立式帘帐屋立在简约而又精致的水台上,蔚蓝的天空映在如同镜子一般清澈的水面上,帐顶和两边的白色丝绸垂幕拖地,高贵优雅,正是“深阁帘垂绣”“帘垂幕半卷”的纯洁浪漫情境。碧蓝的海水和蓝天的颜色一样,相互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
沙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海水都是咸的,但巴厘岛的海水似乎没有那么苦涩。海水很清澈,距岸边两三米处的海水清澈得让人可以直视海底。远处的海水时时卷起巨浪,颇有些惊心动魄,游人们却坚定地在巨浪中扬帆、冲浪,更有人穿起浅海潜水服结伴到远离海岸的地方。
梦幻般的落日余晖里,人很多,游泳的、踏浪的、阳伞下沙发上坐着或躺着的,好不热闹。一对对情侣或携手踏浪,或喃喃私语,爱意绵绵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在我们身边,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太阳伞下休息看书,任凭小女孩在海水里翻滚,银铃般的笑声在阵阵海浪声中格外清脆甜美。人大概天生就是海的儿女,在海水里才是最自然、最自由、最自在的。
3
没有美食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在巴厘岛的日子,几乎一日三餐菜都琳琅满目,顿顿有海鲜,烹调很讲究。我们搜出一家牛排美食店,店面是全敞开式,蓬檐下喷着雾化的湿气。店老板对中国人很客气,服务生热情周到。我们每人点了一份牛排,加些水果、蔬菜配料,吃得津津有味。我把牛排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在嘴里慢慢嚼,越嚼越香,吃完一块牛排总觉得不尽兴,可为了显得高雅和省钱,没敢再要。女儿见我爱吃这牛排,后来又到这家店来了两三次。
巴厘岛盛产猫屎咖啡,我们走进一家咖啡店,店家专门弄来了麝香猫,在可可树上跳来跳去。服务生给我们送上正宗的猫屎咖啡,每人八杯(比酒盅大一点)。我们品味着:开始有淡淡的苦味,品尝一会儿,那特殊的、别的咖啡没有的香味就出来了,那味道真令人回味无穷。
享受完美食,女儿拉着我的手到海边欣赏夕阳,我们尽情徜徉于美丽的沙滩上,陶醉在大海的旖旎风情中……
-06-:00:00:巴厘岛风情文/郁建民/enpproperty本文来源:京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