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发生了海上溺亡事件
几名游客瞬间被大浪卷走
去海边游玩一定要注意安全!
事件回顾4人被大浪卷走
其中2人获救,1人失踪,1人溺亡
6日中午12时许,北海公安边防支队电建边防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银滩镇美景路附近海域,有四名游客不慎被海浪卷走,几名民警和北海海上搜救志愿者立即赶往现场。
志愿者说,快艇赶到时,已经有两名游客被附近赶海的村民救起,医院治疗,情况已无大碍。但另两名溺水游客仍不见踪影。
过了一会儿,在离岸边约60米的海面上,一名已经昏迷的男子被搜救人员发现。据目击者透露,这名男子脸色发白,嘴角有白沫。
随后,搜救人员对其进行心肺复苏,该男子吐了几口血水,起色并不大。赶来的急救人员随即将其送医救治。
6日下午,经抢救无效,医院的溺水游客不幸去世。急诊室外,一名家属哭红了双眼,迟迟不愿离开。截止6日晚记者发稿时,上述失踪游客仍在搜救中。
一名获救游客李先生回忆,6日上午11时许,他们一行共十余人在海边戏水,其中多数在浅水区,只有一人离岸边较远。“海水已经快接近他的脖子。”李先生远远看到,几乎一瞬间,一股大浪就将这名同伴卷进了海中。
见同伴挥手呼救,李先生等三人慢慢向他靠近。不料,又一股急浪打来,大家很快被冲散。等回过神来后,李先生发现自己已经被救回岸边。后来一打听,他才得知还有两名同伴没救上来。
据李先生介绍,他们一行多是来自甘肃和内蒙古。包括他在内的四名溺水人员都懂一点水性,但并不知道海水会如此凶险,“也不清楚有西南浪这一说法。”
实际上,记者走访发现,当天的事发区域并非游泳区。在海滩旁,也立有“非游泳区,禁止下海”的警示牌。遗憾的是,李先生等人并未重视。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银滩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
●年,银滩救生队共救起溺水游客32人;
●年,这一数字猛蹿到人,“还不包括在水中溺亡的人数”。
发生这些你问事件的原因主要有2个▼
1、发生溺水事故的多为外地游客,“他们一看见大海就异常兴奋,不管自己会不会游泳,仍追逐不断汹涌而来的大浪,这样极易引发溺水事件的发生”。
2、每年进入5月份后,北海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海面多以西南浪为主。“这种海浪的浪头大,冲击力猛,力度大的时候甚至可以把人打晕。”浪都是一波接着一波的,很容易把人往深处拉,大多溺水的游客并非自己主动到了深水区,而是被海浪逐步往外拉去的。
天气越来越热
孩子们也要放假了
大家去海边玩
千万要注意安全
发布君总结几句话
希望大家到海边游泳时都能记得:
不要到“禁止游泳”警戒区域游泳
(海水水情复杂,离岸流、断层海潮等都很危险)
下水前确保附近有救生员值班
尽量在人多的地方游泳
遇突发情况立即上岸
人类是渺小的,千万警惕海浪
不要逞强去救人,立即大声呼喊
去海边游玩
除了预防海浪
还要预防海蜇、海滩的潜在危险
海蜇毒素的毒性是海蛇毒素的倍、河豚毒素的倍。
预防:浅水区的水温非常适合海蜇的生长,大家不要在海蜇较多的海域游泳,尤其不要摸黑在海里游泳、玩水,在水中或在沙滩上发现海蜇,不要用手和肢体接触,因为海蜇不论死活、甚至裂成碎片冲上沙滩,其触须都可能蜇人。
症状:被蜇伤以后,患者会感觉刺痛、灼痛或刺痒,蜇伤处会出现条索状排列的红斑、丘疹,严重会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或者心衰、休克、嗜睡、肺水肿,严重的就会死亡。
处理:一旦被海蜇蜇伤,首先用干毛巾顺着同一方向,将身上的刺囊弄掉,如果没有毛巾,就用沙子将有刺囊的地方擦干净。然后,用肥皂水、苏打水,或用其他碱性物质减少毒素的吸收。千万别拿矿泉水或者酒精冲洗,否则刺囊在体内会再次释放毒素。简单处理后,立即送医。
沙滩就很安全吗?
不要随便将自己埋进沙子里了!!!
把身体埋进沙子,可能会被吸住:沙子是松散的,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它们之间存有空气,可以相互滑动,人在沙子里容易比较轻易松脱离开。
但沙子一旦进入了水,情况就马上不一样,水会把沙子之间的空隙填满,沙子没有松散的空间,就会把埋在沙子里的人“吸”住——这就是当海水涨潮时,人会被沙子埋住无法自拔的基本原因。
注意:埋的时候注意不要让自己埋得太深,不要低于海平面,不要距离海边太近。发现涨潮,记得一定要立即从沙子里出来。
来源:南国早报、柳州发布、网络等
推荐:
柳州这10个镇被国家点名啦!其他镇的都要羡慕他们了…
市委宣传部主管柳州日报社主办
柳州发布ID:gxlzrb柳报传媒·新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荣乐乐
责任审核: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