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解读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综合规

7月13日晚,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发布《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综合规划》,并进行公示。该文件将前海蛇口自贸区定位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城市新中心、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综合规划的用地面积约37.9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万平米。规划就业人口规模约89万人,居住人口规模约62万人。

其中,为保证规划片区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性,促进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周边地区协同发展,除了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外,此次《综合规划》范围亦覆盖了大小南山片区及蛇口南、赤湾部分片区等前海蛇口周边区域。

“一港两带七板块”

《综合规划》总体结构为“一港两带七板块”。

“一港”:

蛇口国际枢纽港(包括妈湾港、赤湾港和蛇口港),以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亚太国际邮轮母港为目标,提升港口效率、升级港口功能、集约利用土地、强化产城协同、优化疏港交通。

“两带”:

滨海生态文化休闲带,布局邮轮游艇、海上休闲、会议交流、博物展示、文化演艺、娱乐消费等功能,东西链接深圳湾和宝安海岸,形成集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高品质滨海公共活动带。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带,依托轨道等公共交通服务,沿梦海大道和南海大道重点布局金融商务、科技服务、创新产业、创意设计、教育培训、医疗康体、居住生活等综合功能,形成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集聚的发展带。

“七板块”:

桂湾板块,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吸引金融企业总部集聚,建设国际金融城和全球总部中心。

前湾板块,重点发展商务、科技及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兼顾承接桂湾片区和妈湾片区的功能拓展。同时安排体育、教育、医疗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业,建设香港现代产业城和功能复合的综合发展区。

妈湾板块,重点发展跨境贸易、现代物流、航运物流、供应链管理、创新金融及其它专业服务业等,建设前海蛇口自贸城、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国际商贸中心和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

邮轮母港板块,重点发展邮轮旅游、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科技服务及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国际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和深圳“海上门户”。

蛇口板块,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科创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建设深圳智能科技研发中心和科创企业孵化平台。

赤湾板块,重点发展商务、科技、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及现代物流产业等,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区和文化创意聚集区。

大小南山板块,重点发展体育、教育、配套等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

“五项策略”

《综合规划》确定目标为:要素自由流通的全球开放之城、深港共建的国际创新之城、滨海宜人的绿色人文之城。

建设两湾一山生态格局:

“两湾一山”指前海湾、深圳湾和大小南山绿心。

以大、小南山为山体背景,系统布局含水廊道公园、山海廊道、林荫公园、游憩绿道生态空间在内的网络化廊道,建立山海城生态格局;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园和绿道网,构建生态宜人的半岛山海生态格局。

建设国际化风情海湾:

通过塑造连续公共活力岸线,设置滨海国际交往场所和公共文化建筑,建设高品质活力街区,并协调山-海-城整体城市形态,营造比肩国际一流水准的滨海人居环境和海湾城区特色。

构建优质服务体系:

提升前海片区面向城市和湾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增加市级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公共配套设施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上层次规划、片区规划开发强度及人口规模综合确定,不得随意减少数量或压缩规模。

构建高效便捷交通:

对接区域重大交通设施规划,构建由城际、市域快线及市区干线组成的轨道交通体系;规划层次明晰、高效畅达的环岛快速路体系;加强南山半岛各个枢纽的分工统筹;在片区内部构建“公交+慢行”的高品质交通系统;构建彰显水城特色、面向区域通航以及市域旅游休闲功能的水上交通。

创建绿色智慧城市:

遵循公共交通引导和低冲击开发的城市发展理念,科学预测资源及新能源使用需求,规划安排水资源循环、绿色能源利用、绿色交通智能管理运营和固废循环利用等绿色基础设施。针对本地气候条件合理运用绿色建筑技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六大特色”

区城一体:

规划在强化提升港口、产业、城市功能的同时,更强调通过统筹协调,构建港产互动、产城融合、港城和谐的共融发展格局,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

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半岛湾区优势,通过优化半岛生态网络、营造半岛国际魅力海湾、完善优质公共服务、构建连山通海的慢行系统网络、设计宜人尺度的紧凑街区,再次高标准定义深圳的湾区特色和国际化品质。

成片开发:

规划划定若干发展单元,鼓励采用集中成片、地上地下统一规划统筹开发建设的土地开发模式,有利于提高片区规划设计、建筑水平,促进土地开发效益提升。

地下空间开发: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地下空间利用包括地下轨道枢纽、轨道线、地下快速路、地铁车辆段和停车场、社会停车场、市政管网、地下商业及步行通道等,规划统筹协调未来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实现地下地上的功能互补与便捷连通。

绿色低碳:

强调土地混合利用、强化地下空间开发、提高城市紧凑度,采用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分质供水、低冲击开发、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绿色建筑等技术手段,打造绿色自贸区。

刚弹结合:

规划区建设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为此,规划创新采用“开发单元管控+通则开发管控”的组合型管控方式。针对成片新建或再开发地区,采用开发单元管控方式,对建设规模的管控由局部地块转化为对单元总量的控制,进一步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可实施性,为下层次规划编制预留空间;针对已建或局部更新地区,采用控规通则开发管控方式,为地块开发建设提供规划管理依据。

据悉,本次《综合规划》公示日期为年7月13日至年8月11日止,在公示期间,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均可通过书面形式反馈(邮寄的以邮戳日期为准)。

周边楼盘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微信营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shea.com/hsjz/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