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4661155.html

斜带石斑鱼INAD基因cDNA的克隆及表达

作者:黄景军,魏润平,黄春仁,何家瑞,邓贤铭,马细兰,李水生,张勇,周立斌

摘要:INAD(Inactivationnoafter-potentialD)蛋白是一种典型的支架蛋白,其核心结构由5个PDZ结构域(PDZdomain)串联组成。为了研究INAD基因在斜带石斑鱼的表达与相关功能,本研究克隆鉴定了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INAD基因蛋白编码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进化关系分析。通过QRT-PCR(real-timequantitativePCR)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INAD基因在斜带石斑鱼中的不同组织以及在不同时期性腺中的表达差异。同时,研究了注射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对INAD基因表达的影响。斜带石斑鱼INAD基因的ORF序列为bp。INAD基因在端脑中可能不表达,在嗅球、中脑、小脑、延脑、下丘、垂体、心脏、肝脏、胃、肠、性腺、头肾、肾脏、皮肤、肌肉、鳃、脾脏组织中均检测到表达。INAD基因在不同时期性腺表达量依次从卵巢、兼性性腺、精巢递减,但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腹腔分别注射FSH和LH两种激素,FSH组的15d和30d后性腺中INAD基因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LH组15d和30d后性腺中INAD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本试验初步探究了斜带石斑鱼INAD基因的表达与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黄景军,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周立斌,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张勇,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4种不同配方饵料对红螯螯虾生长、存活及体色的影响

作者:任梦格,魏淼,何莉,顾志峰

摘要:为了建立适宜红螯螯虾养殖的饵料配方,以3种不同规格(个体体质量0.5,10,30g)的红螯螯虾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合饵料(FF)、木瓜肉50%+配合饲料50%(PMFF)、罗非鱼肉50%+配合饵料50%(TMFF)、木瓜肉25%+罗非鱼肉25%+配合饵料50%(PTMFF)4种饵料进行饲喂,分析不同饵料对红螯螯虾的生长、存活、体色和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规格红螯螯虾TMFF组体质量增长量[(10.81±1.20)g]最大、特定生长率[(5.47±0.11)%]最高,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各饵料组;各饵料组的存活率均为%;(2)中规格红螯螯虾的PTMFF组体质量增长量[(23.70±1.32)g]和特定生长率[(2.11±0.08)%]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TMFF组的存活率最低;(3)大规格红螯螯虾PMFF组体质量增长量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7.96±0.94)g和(1.16±0.13)%,显著高于其他各组;(4)3种规格的红螯螯虾投喂PMFF组的体色均最深,其L值最低(12-16),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且虾壳虾青素含量为84.64-87.12mg/kg-1,显著高于其他组。试验结果显示:红螯螯虾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喜好不同,随个体生长对动物性饵料需求降低,对植物性饵料需求比例增加;不同生长时期投喂不同配比饵料有利于提升其生长速度、存活率和具有更好的体色。

作者简介:任梦格,宁波市渔业互保协会硕士;顾志峰,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博士。

花环肉质软珊瑚与短指软珊瑚转录组初步分析

作者:陆昊,刘敏,李卫东,王沛政

摘要:为了比较三亚西瑁岛优势种花环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ehrenbergi)与短指软珊瑚(SinulariaceramensisVerseveldt)转录组的数据,以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种软珊瑚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Trinity软件对所有reads从头组装后,得到条单基因簇(Unigenes)。通过Blast比对SwissProt和Hmmscan搜索Pfam蛋白同源序列,共得到条编码蛋白框(CDS)。与Nr(Non-redundant,非冗余)、KOG(Clustersoforthologousgroupsforeukaryotic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shea.com/hsyt/7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