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无人岛赶海潮水涌动,礁石丛生,遍地螃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25/7168769.html

社会

/

Vol.

莆田无人岛赶海:潮水涌动,礁石丛生,遍地螃蟹海蛎!

文:闻道图:木痴

秀屿区埭头镇,汀港村。潮水开始褪去,树枝做的浮标逐渐露出海面。渔民林文贤知道,下海的时机来了。背起鱼篓,换上水鞋,踩在黏糊糊的滩涂地上目视远方,一条狭长蜿蜒的“赶海之路”在潮流中若隐若现。“沿着这条路直走,海水顶多没过膝盖。”林文贤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带领其余人开启了这趟赶海之旅。01滩涂王国渔民养的“海狗”对久居城市的人而言,行走于滩涂地无疑是全新体验。脚底的淤泥稠滑富有粘性,这让每次迈步不由自主地小心翼翼。步子抬得过高,落下时会溅得满腿泥。但赶海经验丰富的渔民却没有此类烦恼,他们挑着网篓,在被水淹没的滩涂路上健步如飞,只给城市的“探险者”们留下潇洒的背影,提醒着习惯坚硬水泥路的城市人:欢迎来到充满未知的新领域。“慢慢熟悉。”是林老给予初次赶海者的建议,下午三点的近海相当温和,持续澎湃的只有躁动不安的心。远处的白鹭在滩涂地上优雅地迈步,退潮后是它们的用餐时间。白鹭们在湿软的淤泥上留下一行行竹叶般可爱的脚印,顺便用狭长的喙啄食遍地来不及进洞的小蟹泥鳅。近海的白鹭并不怕人,毕竟大家同为赶海者,和谐共处是长期接触后的约定俗成。02海蛎养殖场当潮水漫过腿肚时,所有人都能瞧见成片的海蛎养殖场就在前方。作为莆田人餐桌上经常出现的美食,绝大部分海蛎都是以如此方式养殖的。一年四季,人工搭建的木架上都长满外壳坚硬的海蛎,它们沐浴阳光,被海水冲刷,连绵不断地生息繁衍。负责丰收的渔民早就开始敲打坚硬的海蛎,成筐的海蛎在海水中淘洗完毕后将被运回汀港村,进行最后的工序——敲壳、封装。采集海蛎,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渔民在淘洗海蛎退潮和涨潮的间隔约莫三小时,这段时间内,渔民们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来回奔走着,尽可能地成筐、成熟、沉重的海蛎们运回岸边。比起人工的养殖场,海蛎天然的栖息地靠近被村民成为“汀港青”的无人岛旁。在那里,外壳坚硬的海蛎与礁石融为一体,相貌狰狞。“路不好走,要小心!”林老郑重警告跟随者们,摔倒在锋利的礁石堆里,显然不是件趣事。城市探险者们更加谨慎,哪怕隔着厚底水鞋,他们也能清晰感受到脚底下传来满是威胁的坚硬感。现在,没人会嫌弃先前那片温和的滩涂地。林老每过两天就来检查一次渔网,鱼、虾、螺都是常见之物,运气好也能捉得美味的大海蟹。在城市人眼里,这哪里是渔网?分明就是纯天然的海洋“盲盒”。与人工制造的拙劣盲盒不同,林老的渔网里不会开出廉价的指甲刀以及敷衍的挂饰。他每次伸手回掏,都将为餐桌添上一道美味料理。当林老满载而归后,城市探险者们只在礁石上侥幸捕到一只搁浅的寄居蟹。03无人岛屿近海的无人岛,村民更愿意称它为“汀港青”。海岛上植被不多,有部分红色的岩土裸露在外,颜色与沿海渔民肤色相近。整座岛屿没有被开发,涨潮时四面环水,隔岸望去满载着城市人的无穷幻想。岛上有什么?剧毒的海蛇,亦或是珍奇的海鸟?还是与世隔绝的野人?“林老,你来了!”山顶传来的招呼声打破了探险者对岛的幻想,树旁的渔民对来访者同样感到好奇。林老说,山顶上的渔民是近海养殖场的承包者之一。“他一个人在岛上过夜。”林老轻描淡写地介绍着。每当潮水涨起,夜幕降临,男人就划着塑料泡沫和木板制作的简陋船只,在漆黑一片的海面上拉网。对岛的幻想又开始了。夜幕时分,一叶扁舟,满天星辰,孤独的渔民点燃香烟,在广袤无人的孤岛上注视海面,唯一与他交流的,只有如鬼魅般低语沉吟的海风和海底悄悄游动的巨大鱼群……

-END-

更多阅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shea.com/hsyt/7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