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拔罐、按摩,技师帮着揉揉颈部,敲敲背,松懈一下全身肌肉,已成为很多人日常休闲放松的需要。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种肌肉放松行为,也可能给身体带来损伤,轻则伤害皮肤、软组织,重则伤害骨骼、神经。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近日,医院脊柱外科就接诊了一位因针灸导致的双下肢瘫痪患者。
一起来看看是啥情况吧!
案例赵大妈今年65岁,本月中旬,她因面瘫前往某医疗机构做针灸。原本想针到病除,治好面瘫,怎料在针灸过程中突然出现胸背部疼痛难忍,继而双下肢麻木、刺痛,短短几分钟出现双下肢无知觉,不能活动,医学上称之为截瘫,后被紧急送到医院急诊科。
患者送到后,医院立即组织相关学科紧急会诊。脊柱外科甘维医生接诊后根据病情判断病变在胸椎,首先考虑椎管内出血、压迫神经所致,急诊行胸椎磁共振检查,证实了甘维医生的判断。
刘斌
骨科三病区主任医师刘斌介绍:
患者颈7-胸2椎管内
硬膜外血肿
脊髓压迫
双下肢瘫痪
解除压迫、解救被压迫神经最为关键,否则会出现不可逆损伤。精准定位、当机立断,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充分告知后,我们立即给患者行‘椎管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刘斌
根据术中情况,刘斌推测,可能是患者在针灸时,针刺太深,进入椎管,造成局部出血,形成血肿,压迫脊髓,导致下肢瘫痪。手术时,刘斌还发现患者颈部肌肉有淤血,判断她可能还做了推拿按摩。
刘斌采用的是颈7-胸2右侧椎板开窗减压血肿清除术,由于患者双下肢瘫痪,越早解除压迫,神经恢复可能性越大,时间就是生命,争分夺秒。经历紧张有序的一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从患者胸椎管内清除了一条长约6厘米血凝块。
幸运的是,术后第4天,患者双下肢的肌力逐渐恢复正常;第6天,可以原地站立;第7天能下地行走了。
手术后第六天
手术后第7天,能下地行走啦
刘斌表示
颈椎是脊柱中最灵活、活动频率最高的部位之一,是人体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是心脑血管循环的必经之路,肩负着“上传下达”的重任,倘若颈椎出现问题会出现相应的一系列全身性症状。赵大妈在脊髓血肿清除后能够恢复正常行走实属万幸。
医生提醒
肌肉酸痛不适有许多原因,一定要排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相关疾病。不是所有人都适用针灸和推拿按摩的方法来缓解的,理疗只适用肌肉酸痛和肌肉疲劳等肌肉软组织的慢性劳损等不适。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医院、专业的理疗师,并且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延伸阅读
哪些人群不适合颈部按摩
1.“三高”人群不宜按摩颈部
颈部是人体十分重要的部位,遍布通向脑部的神经和血管,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血管叫颈内动脉,脑组织所需的大部分血液由其供应。很多老年人,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等血管病变,这条血管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钙化。如果按摩颈部时手法太重,容易造成硬化斑块脱落,随血液进入颅内,堵塞颅内血管,引发脑卒中。此外,老年人颈部不适时也不要剧烈活动颈部,少做猛甩头等动作。否则会导致颈动脉内的血液产生涡流,有可能冲击动脉壁上的硬化斑块,使其破溃、脱落,造成极为严重的动脉血栓和脑血管栓塞。
2.颈椎病患者要谨慎颈部按摩
尤其是在颈椎病急性发作期进行颈部按摩或推拿,会使神经根部炎症、水肿加重,疼痛加剧,病情恶化。因此如果感觉颈椎不适,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先行按摩,医院进行诊断,再确定治疗方案。适于推拿、按摩治疗的,也应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下列颈椎病患者不可以按摩:
(1)脊髓型颈椎病。
(2)有明显的颈椎节段性不稳定者。
(3)伴有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者。
(4)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
(5)颈椎结核、肿瘤。
(6)颈椎病伴有骨折等。
(7)在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禁止推拿,否则会疼痛加剧。
(8)急性传染病、急性化脓性炎症、皮肤病等。
3.患骨质疏松不宜按摩颈部
老年人大多有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变脆,如果按摩力道太大,容易发生意外。因此老年人应谨慎按摩。因为颈部是人体指挥中心——大脑与四肢躯干连接的唯一通道,内有着非常重要的组织结构,倘若胡乱折腾就会“上下失去联络”,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颈椎健康生活方式
适当的体位
坐姿端正,避免伏案睡觉,更加不要侧卧在沙发扶手上看电视、蜷缩在被窝里玩手机、平板电脑等;注意颈部保暖,避免空调风直接对吹。
适宜的运动
如游泳、做颈肩保健操,很多人平时头部多往前探,应注意向后仰,每小时要站起来活动几分钟,颈伸头仰,向后收肩,预防颈肩劳损,另外双手十指交叉扶颈后部,少许向前方用力,而头部则往后倾,坚持6秒,重复3~5次,可锻炼颈肌,预防颈椎病。
适合的枕头
仰卧时枕高是与使用者立起来的拳高相等,侧卧时枕高以一拳半(一侧肩膀的宽度)为宜,质地软硬适中,对头颈部有承托力,即仰卧能维护颈椎原有的生理曲度;侧卧时它又能维持颈椎呈一条水平直线。
来源丨宣传科作者丨夏胜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