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外用药吗 http://m.39.net/nk/a_4639949.html
前两天我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年货到公司”的图片,里面是几款我从网上买的古生物模型。有网友问,卷哥你家现在已经有多少条恐龙了?是不是已经够开个博物馆了?于是,今天决定把这几款新收入的模型和以前有的摆放在一起秀一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放出来的十款模型都来自于国产“PNSO恐龙大王”。对了,就是之前我曾经介绍过的啄木鸟科学团队(主要人员是赵传、杨杨)开创的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型系列。从最早收入他们的那条巨型的“黄河巨龙”到最新的“非洲象”(这个不算古生物)一共用了差不多大半年时间。有意思的是,这其中有好几款恐龙都是从他们展览现场买回来的——这与家里另外收藏的一柜子PAPO恐龙多是从网上购买有很大不同。
促成购买最近这批模型的主要动力在于这头非洲象模型。我之前很少收集现代生物模型,觉得它们不如古生物那样酷炫。不过,对于类似非洲象、白犀牛之类的大家伙我倒还是挺喜欢的。之前刚刚收入了一头Safari的犀牛,然后在网上看到有朋友评论PNSO的这头非洲象造型绝赞,体积感人且价格适中(一百多),所以就果断出手。
PNSO的古生物模型大多是由古生物画家赵闯亲自制作原型,这头非洲象的脚底好像也有他的签名,或许赵闯也开始涉足现代生物的原型创造?坦率的说,PNSO的这些搪胶模型从材质和工艺上还是要比PAPO略微弱一点,但目前来看整体差异已经不大。特别是因为他们的动物造型都是符合实际与科学,而和常见的那些玩具容易在造型上“天马行空”有很大不同,所以整体品质还是可以信赖的。
虽然看到有网友评价这头非洲象的象牙略过雄伟(或许是因为现在这么长的象牙都被偷猎完了?),而且皮肤细节相对一般,但我觉得实际观感比预想的更好。皮肤质地虽然免不了还有搪胶模型固有的那种光洁感,但从照片上来看倒是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至于PNSO模型一直被人诟病的分模线,在这头大象上处理的还行——虽然依然看得到但不至于像几条早期恐龙那样明显。
换一个角度看看这头PNSO的非洲象。目前他们已经推出了河马、非洲象以及白犀牛三款现代生物模型,不知道未来是否还会有更新计划。从他们都做大型生物的风格来看,不知道下一款会不会是鲸类这种大型的海洋哺乳类生物。
从正面角度来看非洲象,眼睛部分的细节还是做的蛮不错的。看到网上有些朋友的非洲象似乎是红色眼,感觉有些怪怪的,似乎还是我这头橙褐色的眼睛比较写实?
这是这头非洲象与普通矿泉水瓶的大小对比。从比例上来看,似乎也应该是1:20-1:18之间的样子。不过我个人并没有做场景模型的意思,只是偶尔拿着它与同比例的恐龙摆放在一起,或者是拿出1:18的汽车模型让大象做一个碾压小轿车的对比图罢了。
接下来是另外几条古生物模型。这是上次去看PNSO三角龙博物馆时在门口买的三角龙——当时主要是为了买够XX元就可以免费入场。这条三角龙大概就是博物馆的主角“多利”?
不过相比之前的非洲象,这条三角龙模型的造型显得相对比较呆板——目前看起来PNSO的几款恐龙模型都没有特别奇异的造型设计(除了可以直立起来的盘足龙),这大概是便于开模以及搪胶塑造。
从模型的造型来看,这条三角龙已经选用了符合最新科研成果的“全面甲”造型。也就是三角龙面部也是覆盖保护甲,而不像我们小时候的三角龙造型,只是在面部皮肤上突兀的伸出几条犄角。
但坦率的说,这条三角龙的涂装有些敷衍:一方面是色彩有些过于艳丽,二来是在眼镜等细节部分勾画的有些粗疏。由于我在三角龙博物馆现场看过精致的1:1模型,因此对于这条三角龙原型的印象很深刻,而现在手头这条模型感觉和原型差距较大。不知道未来是否会有机会自己尝试着重涂一次...
接下来是“巨齿鲨”。今天上午正好看到微博上的古生物名人
江氏小盗龙老师正在安利一部与巨齿鲨有关的漫画,马上想起自己拥有的这条古代鲨鱼模型。这货虽然从造型上来看与现代鲨鱼相当,但实际体型却是现代大白鲨的好几倍...这条鲨鱼的涂装色彩不错,最显眼的自然是那张血盆大口以及里面密布的牙齿——在相机镜头里这种红白相间的配色看起来真的足够血腥也很真实。只可惜这款模型在鲨鱼嘴部边缘的开模线未免太过明显了一点...
为了便于展示,这条巨齿鲨带有一个专门的塑料支架地台。但实际上这个地台的塑料承板面积太小了一点,鲨鱼放在上面很容易滑动掉落下来。
不过,由于我个人对于这条鲨鱼的配色相当满意,特别是腹部边缘的这些斑点看起来很有真实“水产”的感觉,哈哈哈!
这是这次收入的几条古生物模型中形体最大,造型也是最美的一条:重庆龙。这是一种体型较小的剑龙类恐龙,模式种是我国江北重庆龙。之前PNSO在重庆博物馆里展出过它的1:1白模,但显然现在这条上了色的恐龙看起来很吸引人。
从网上找了一点关于这种知名度不太高的恐龙的介绍:重庆龙是剑龙科中其中一类最小的恐龙,长约3-4米。它的尾巴上最少有五条长钉。它的头颅骨相当高及狭窄,背板大及厚。就像其他的剑龙科一样,它是草食性的恐龙。重庆龙的背部有成对排列的尖状骨板,但总数量未知。重庆市博物馆的一个标本有14对骨板,以及2对尾刺。
值得注意的是,这头恐龙的面部造型刻画相当精细,而且背部骨板的涂装虽然色彩艳丽但也比较用心。顺便说下,类似这种对称生长的骨板,其实是该恐龙相对原始的特征——后期的剑龙类似乎骨板是左右交替生长的。
另外,这货在肋部还有两条超长的尖刺,这造型的确有些清奇。我当时看着这两条大刺心中暗念,这哥们如果想要睡觉完全没法侧躺啊...
最后这条装载地台支架上,长得好似一条鳗鱼的是中生代的海洋生物——龙王鲸。来来来,请出
江氏小盗龙老师的介绍:龙王鲸(Basilosaurus)的体长在15至20米之间,别看长度上有料,但是其外形瘦长,体重只有15吨。龙王鲸的脑袋后面是特别细长的身体,这使它样子如同肥胖的海蛇。龙王鲸的背上可能长着小背鳍,腹下则长有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在它的尾部长有对称的叶片状尾巴,其尾巴与身体的比例远小于今天的鲸类。
坦率的说,我当年也是看了BBC的《与海怪同行》系列才知道有这么一种古代鲸类存在的。这货的造型拗的如此执拗,眼睛又小,这幅尊荣实在是让人爱不起来。但我不就是冲着它那么古怪才把它买回来的么?事实上我一直对这种巨型海洋生物比较着迷——那种既有些好奇又有些恐惧的着迷...
从顶部观看龙王鲸的整体造型。活泼的动态在PNSO相对中规中矩的设计中属于比较另类的,这家伙的出现也成功的引起了我家小猫“刚度”的注意,我刚把它放在地上,小刚度就一口咬了上去~
最后来一张我家PNSO恐龙大王系列生物模型的合影。十款模型总价不过千元,相比玩PAPO、SAFARI之类的进口模型,无论是在模型价格还是体积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当然了,无论怎样这也都只是介于玩具和真正模型之间的东西,与SS之类博物馆级的产品在精细度上还是有很大差距。
不过PNSO方面好像也已经推出了更高价位级别的树脂模型,其中有一条壮观的马门溪龙(当年上海自然博物馆老馆的镇馆之宝就是合川马门溪龙骨架模型)模型售价上万...这...我还是玩玩这些便宜玩具算了。
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