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忌口大全

1油腻主要是指各种动物的脂肪及肥肉。这对于一切外感病及急性病实证(伤寒、温病、伤风、感冒、疟疾、发痧、黄疸、吐泻、脚气、喉痹、疮痈、目疾等)、湿热、痰饮、慢性脾胃病、慢性病伴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均忌之。慢性病消化力强,而现阶段虚证者可以酌量食之。2荤鲜指新鲜的禽肉或兽肉。一切外感热病及急性病实证时均忌之。热病恢复期及虚证可以选食猪、牛肉,尤其是动物内脏,如肝、腰之类更为相宜。但猪头肉、公鸡、鹅肉等发物,其病者均不相宜。急性病恢复期初进鲜肉时,应略加盐罨制三四小时后再烹食。3鱼腥包括河鱼、海鱼、鳖等—切水族,如鲤鱼、鲢鱼、鳗鳝、沙鱼、海参、虾、蟹、蛏子等,其产于海中者又称为海鲜。鱼类多数具有滋补性能,所以外感卒病属于实证者均忌之。另一方面鱼类多具有发病的副作用,李时珍说:“丹溪朱氏言诸鱼在水无一息之停,皆能动风动火。”所以有哮喘、疟、痢、疥疮等病的人要忌多种鱼腥,对海鲜尤忌。其在热病恢复期可酌食白鲞、鲫鱼、鲻鱼等以佐餐,惟海蛇能清热化痰,开胃润肠,诸病多不忌食。至于海参、鲍鱼、淡菜、干贝、鳗、鳖之类,味厚补益力强,各种虚弱证可选食之。蚬、蚌、螃蟹之类其性甚寒,脾胃虚寒者忌之。4辛辣指生姜、胡椒、花椒、辣椒、芥泥等辣味食品,都属热性,温病热证及阴虚内热者均忌之,寒证可酌食。5瓜果包括西瓜、香瓜等生食的瓜类和各种水果。伤寒、温病有表证时、虚寒病证及脾胃弱者均忌之。伤寒、温病表证解后,在化热时期及杂病之热证可选食西瓜、藕、梨、荸荠等水果以清热解毒。水果之偏于寒性者,如西瓜、柿子、柑子之类,见外感风寒、中气虚寒、痰湿内阻、胸腹痞满、产后、病后、泻、痢、消化力弱,均非所宜。果之偏于热性者,如桃、梅、杏、李、杨梅、樱桃之类,又能助火、生热、酿痰,患热证者忌之。病中思食水果者,以苹果、鲜藕为佳,可少少与之。其余百合、莲子、芡实等具有清补作用,热病后阴虚或杂证之属阴虚者,可煮食之。6生冷指生菜(如拌莴苣、生拌黄瓜等),冷食(如冰棍、冰激凌及冷藏食物),以及瓜果等。见表证寒证,脾胃病均忌之。7煿炙指油煎食品,如油炸饼、熏鱼等等,见外感时邪及内热者患疮疡者均忌之。8厚味指过咸、过甜、过鲜、味之过浓厚者,以及烟、酒、浓茶等。对外感证、实证、热证、湿证、哮喘、咳嗽、肝阳、消渴等病证均忌之。养生者以淡饮食,薄滋味为贵。9发物指鱼腥、公鸡、鹅、虾、蟹、猪头肉、蘑菇、毛笋、酒精等能动风、发疮、发疟疾之物,均非病人所宜食。10滞气食品如番薯、芋头、熟栗、莲子等食之壅气之物。凡热病、黄疸、痰湿、中满、痞闷、脚气、消化不良症均忌之。11硬固食品如竹笋、生栗、生白薯等,凡病中及消化不良者均忌食之。12消伐食品指毛笋、芥菜、生莱菔等能消滞化痰的食品。食之胃中易起嘈杂之感,凡虚体、有胃痛宿恙者及服食补品时均忌之。13盐酱指食盐、及盐腌食品、酱及酱制食品等。凡患水肿、鼓胀病者忌之,其余咳喘、肝阳等病宜清淡者,则宜低盐食品,腌腊之品亦非所宜。14甜食糖、蜜及其所制食品。凡湿热、呕吐、痞满、腹胀之属于实证者均忌之,痧胀、湿热、霍乱及消渴尤为大忌。注:本文选摘自《中医临床家黄坚白傅方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年11月。转载请注明出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shea.com/hsxx/9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