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爬行类动物,其中包括乌龟,鳄鱼,蜥蜴等等,当然最常见的还属蛇。蛇的种类和数量众多,分布广,与人类生活联系紧密,不管是农耕还是户外出行都是值得一聊的。俗话说一猪二熊三老虎,其实在野外伤人最多的是蛇,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被蛇咬伤的人数多达50万,致死率10%左右,对于喜欢户外的朋友和长期野外工作者,掌握蛇的习性、怎样防蛇和紧急处理蛇伤就变得尤其重要了。
1蛇的生物学特性
分类分布蛇的外形就不用在这里赘述了吧,不过还是要在这里说明一点:蛇是没脚的哟。蛇隶属爬行纲有鳞目中的蛇亚目,蛇在全球的种类多达多种,我国分布的蛇有多种,分别隶属于9个科,即眼镜蛇科、海蛇科、游蛇科、蝮蛇科、蝰蛇科、盲蛇科、蟒蛇科、闪鳞蛇科、钝头蛇科,其中毒蛇占50余种。蛇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及新西兰、爱尔兰等岛屿之外的世界各地,因其是冷血动物(变温动物)分布主要受温度限制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蛇大部分是陆生,也有半树栖、半水栖和水栖的。
世界上最毒的蛇在海蛇亚科(学名:Hydrophidae),其次是太攀蛇属(学名:Oxyuranus),两者都隶属于眼镜蛇科,很不幸的是世界上排名前三的毒蛇都在澳大利亚
图片整理于网络
食性蛇为肉食性动物。主要捕获"活食",如蚌类、鼠类、泥鳅、黄鳝、鸟类、蚯蚓、昆虫等。蛇食量很大,一次性可吞食自身重两倍的食物,一次饱餐后可以10天乃至半个月以上不进食,7~9月是蛇捕食频繁期,5月与10月是旺食期,这与进入繁殖期与体内蓄积营养越冬有关。
活动规律蛇的活动规律因其种类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喜欢白天活动觅食,如眼镜蛇、眼镜王蛇等称为昼行性蛇类;有的昼伏夜出,如金环蛇、银环蛇、白天怕强光,喜欢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为夜行性蛇类;尖吻蝮、蝮蛇喜欢在弱光下活动,常在早晚和阴天出来觅食,称晨昏性蛇类。蛇一般喜欢栖息在温度适宜,距水源较近、食物丰富,捕食方便、易于隐身的环境中生存。多在坟丘、石缝、老鼠或田鼠遗弃的洞穴栖息。对周围环境温度极为敏感,温度在20~30℃条件下,蛇活动极为频繁;13℃以下寻找温暖处冬眠:30℃以上常到阴凉处栖息或到水中洗澡。若环境温度-5℃以下或45℃以上,蛇类1小时之内就会死亡,此外,蛇类还怕风怕雨,大风天或下大雨天蛇几乎不出洞。
2有毒蛇与无毒蛇
全世界的蛇类余种,其中毒蛇占约种,中国蛇类多种,毒蛇占50种左右,多数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地区,长江以北一般有蝰蛇,蝮蛇,龟壳菜花蛇等几类毒蛇。中国伤人最多的蛇是蝮蛇,最毒的蛇是银环蛇,1~4小时后便会全身中毒,死亡率高达80%,所以在野外辨别有毒蛇和无毒蛇就变得尤为重要。
毒腺、毒腺管、毒牙[1]构成毒蛇的基本条件,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撬开蛇的口腔看看蛇的上颚有没有毒牙(蛇的上颚两侧两颗长的牙齿),但这也是最不靠谱的方法,毕竟16亿中国人中敢这样做的人寥寥无几,所以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陈雪制
一:.毒蛇身体一般都是粗短,尾突然变细(此类特征多指蝰蛇科和蝮蛇科的蛇,也是我们在野外常遭遇的蛇);
二:毒蛇一般头都是呈三角形,注意只是一般,因为中国的毒蛇常见的大多数是蝮蛇,蝮蛇的头就是三角形,还有竹叶青,但如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头并不呈三角形,可它们都是剧毒蛇;
三:多数毒蛇有醒目的颜色和斑状纹路,这是它们的一种警戒方式,碰到这样蛇最好避而远之,也有其他无毒蛇进化成醒目的颜色和斑纹,伪装不是装逼,只因为生活不易啊;
四:有毒蛇一般都比较慵懒,行动迟缓,见到人也不会主动避让,你一般还没看清身影就一溜烟儿跑了的蛇一般都是无毒蛇。
3预防措施
一:在野外首要的就是把自己武装好,因为大多数被蛇咬的部位都在脚踝上下10cm内,布袜和筒靴能有效防止被蛇咬伤,尽可能戴帽子戴手套,从头到脚武装;可买一些驱蛇药插在身上,据说风油精和雄黄酒很管用;在户外露营必须把帐篷拉链拉严,曾多次报道与蛇同睡的事件,蛇这方面可是不害羞的,早上穿衣也要检查衣物和枕头底下。
二:其次尽量避开蛇多的地方,上文讲到蛇多栖息在坟丘、乱石堆,石缝、老鼠或田鼠遗弃的洞穴等地,在行走的时候尽量绕开这些地方,如果不得不走这些地方,也要加倍提高警惕。在行走的时候尽量避免抓路两旁的树枝,说不定上边就绕着一条跟树叶相近的竹叶青呢,还有在翻石挖掘工作中不要徒手进行,可带手套和使用木棒工具代替。
三:打草惊蛇这招挺管用的,蛇的听觉器官虽然退化,但感知震动的能力很强,遇到较大的震动蛇都会避而远之,但是眼镜蛇这个高冷的家伙要除外。
4紧急处理
如果你真的不幸在中彩了,千万不要慌张,慌张只会让毒(事)液(态)扩(更)散(加)更(复)快(杂),这个道理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一:先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毒蛇咬伤通常见两个或一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牙痕。但一些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如果是血液循环性蛇毒,即出血性蛇毒[2],一般伴有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起水泡等症状;如是神经性性蛇毒,则可能出现局部胀痛、嗜睡、吞咽麻痹、昏迷、呼吸困难等症状;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其症状才逐渐显露,所以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
陈雪制
二:处理原则:若不知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应按毒蛇咬伤……三:早期结扎:用绳子、布带、稻草等,在伤口上方几厘米处结扎,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此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受阻而坏死。注射抗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四:冲洗伤口:清水、冷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五:排毒:经过冲洗处理后,用消毒过的小刀划破两个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数处,这样可使毒液外流。不断挤压伤口20分钟。被蝰蛇,五步蛇咬伤,一般不作刀刺排毒,因为它们含有出血毒,会造成出血不止。直接用口吸时,必须保证没有口腔粘膜溃疡、龋齿等情况。六:局部用药:长时间野外活动时应考虑带上蛇伤药。对蝮蛇、五步蛇[3]、蝰蛇咬伤的局部组织坏死有效。各地药品供应站有不同的蛇伤药,参照说明书使用。七:人工呼吸:银环蛇、金环蛇咬伤后昏迷的重病人可采取人工呼吸维持。八:抗蛇毒血清[4]治疗:抗蛇毒血清应用越早,疗效越好。但遗憾的是因为保存困难,医院储备有抗毒血清。医院后,救护者还应打听最近的抗毒血清储备地。
4认知误区与保护
相信你从小就听过农夫与蛇的故事和见蛇不打三分罪,打蛇打七寸这些俗语,在我们没接触蛇之前就给我们认知灌输一种不好的印象,再加上蛇的行踪不在我们掌控之中,偶尔出出来吓人一跳,给我们一种阴冷的恐惧感,导致几乎每个人都闻蛇变色。
其实蛇的形象并不是这么遭,我们华夏文明中的女娲就是人首蛇身,蛇也是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属相,世界卫生组织的Logo也有用到它,蛇在生态系统中更是重要的一环,它是捕鼠能手(要知道鼠疫杀死的人比战争杀死的人还多),对调节老鼠的数量和农业林业的调控非常重要。蛇毒中的成分也是宝贵的药物来源,目前有加工来治疗脑血栓,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目前因为人类的捕杀和大吃,蛇的数量急剧下降,中国有18种蛇及其濒危。蛇其实并没那么可怕,看到了不一定是毒蛇,是毒蛇咬了也不一定会放出毒液,放出毒液其量也不一定能致死,所以在万不得已不要去伤害它们,抛开脑子里的偏见,忘掉见蛇不打三分罪的误解,尽量避开它们,给它们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
[1]毒牙:毒牙分管牙和沟牙两种:管牙似羊角状,一对,能活动,内有管道。如蝮蛇、类吻蝮、竹叶青蛇。沟牙一般较小,呈圆锥状,2~4枚,不能活动,不易看清,在牙的前面有流通毒液的纵沟。沟牙的着生位置不同。若着生于颌骨前端,又称前沟牙类,如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若着生于上颌骨后端,称后沟牙类,如泥蛇、水泡蛇等。最后蛇牙有毒牙与无毒牙之分,无毒牙呈锥状,且稍向内侧弯曲。
[2]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主要成份是毒性蛋白质,分为四类:
1.血液循环毒素:如蝰蛇、腹蛇、竹叶青、五步蛇等。它造成被咬伤处迅速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紫黑色,常发生皮肤坏死,淋巴结肿大。经6-8小时可扩散到头部、颈部、四肢和腰背部。如果咬伤后4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则最后因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死亡。
2.神经毒素:包括金环蛇、银环蛇等蛇分泌的毒素。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流血少,红肿热病轻微。但是伤后数小时内出现急剧的全身症状,病人兴奋不安,痛苦呻吟,全身肌肉颤抖,吐白沫,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最后卧地不起,全身抽搐,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3.混合毒素: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的蛇毒属于混合毒素。局部伤口红肿,发热,有痛感,可能出现坏死。毒素被吸收后,全身症状严重而复杂,既有神经症状,又有血循毒素造成的损害,最后,大死于窒息或心动力衰竭,是蛇毒中最为难治的。
4.细胞毒素:属眼镜蛇近亲的海蛇属于细胞毒素。海蛇毒液对人体损害的部位主要是随意肌,而不是神经系统。海蛇咬人无疼痛感,其毒性发作又有一段潜伏期,被海蛇咬伤后30分钟甚至3小时内都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然而这很危险,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实际上海蛇毒被人体吸收非常快,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眼睑下垂,颌部强直,有点像破伤风的症状。
[3]五步蛇:尖吻蝮的俗称,尖吻蝮(学名:Deinagkistrodon)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是亚洲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五步蛇只是一个民间的说法,用科学的解析是:走路会促进人的血液流动和循环,使毒液随着血液或者组织液回流到心脏。这个时候人就会很危险,甚至死亡,所以五步蛇只是强调蛇的毒性之大,并非指五步必死。
[4]抗蛇毒血清:是用蛇毒少量多次注射动物后,动物产生的抗体经提纯而成,内含高价抗蛇毒抗体。当被蛇咬后,蛇毒进入机体,对人而言,就是抗原,所以一般在注射抗蛇毒血清要做过敏试验,显阳性患者慎用。注射的抗毒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它能中和相应的蛇毒,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使毒素失去活性,并由机体相应的吞噬细胞处理,从而使毒素失去了对人的作用。所以被毒蛇咬伤以后初步处理伤口后应在越短的时间里面注射抗蛇毒血清对机体越有益。
本期编辑/它的故事陈雪
你的故事
yourstorys
1.我们期待您能和我们分享您和“它”的故事(最好能附上照片,视频等音像资料),我们会选择一部分精彩的投稿在每次的推送中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邮箱:itsstorys
outlook.北京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