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关于蛇类出没的消息比往年多了不少,各地也频繁出现人被毒蛇咬伤的事件,由此可见,今年蛇类外出活动真的比平时活跃不少,主要原因还是极端高温天气以及持续性降雨引起的,蛇类总是喜欢在湿热的天气中外出觅食和交配。
我们都知道,蛇类大部分都生活在草丛,丘陵,山地的一些地方,也会一些所谓的“水蛇”,不过大部分水蛇毒性并不大甚至无毒,其实还有一种生活在海中的蛇类,它们叫作海蛇。
海蛇的前世今生
海蛇也是蛇类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细分的话,他们属于蛇目眼镜蛇科的一亚科,从名字我们就可以知道,海蛇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蛇类,它们大多以为海洋中的鱼虾为食,偶尔也会挑战一下大型的海洋动物。
我们现在看到的蛇类大部分都是生活在陆地,很少听说有蛇类生活在海洋,其实在几千万年前,蛇类其实都还生活在海洋中,并不像现在这样,都在陆地上“讨生活”,作为爬行动物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蛇类同样面临了其他远古生物所经历的自然灾难,在地球环境不断变化中,大部分蛇类逐渐开始从海洋中爬到陆地上生活,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保守派”不愿离开世代繁衍生息的大海,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海蛇。
拥有最强毒液
海蛇的种类也有很多,如今被发现的种类可达50多,由于和眼镜蛇是近亲,就被归到了蛇目眼镜蛇科,当然了,它们也同样保留了毒腺和毒牙,毒液的强度超过陆地上的任何一种蛇类,甚至连让人闻风丧胆的响尾蛇都得靠边站,真算得上是蛇类中的“王者”,而且至今没有研制出有效的血清可以解毒。
在年10月份,英国的一位捕虾青年,哈里.埃文来到澳大利亚北部,成为了一艘捕虾船上的员工,当他有一天在检查渔网的时候,发现渔网上有一条蛇被困住了,好奇的他打算看看这是一条什么蛇的时候,被这条蛇咬伤了,起初伤口不痛不痒,哈里.埃文并没有在意,不料半小时后,哈里.埃文跌倒在地,不一会就停止了呼吸,由此可见,当时那条海蛇的毒性有多强,而哈里.埃文也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二个被海蛇咬伤中毒而死的人。
通过对海蛇的研究表明,海蛇毒性的成分属于神经毒,但是当海蛇咬伤人类的时候,神经系统并不会遭到破坏,甚至不会感觉到有任何疼痛感,这一毫无症状反应的中毒潜伏期才是最可怕的,哈里.埃文就是由于麻痹大意,认为身体并无大碍丢掉了性命,人类一旦被海蛇咬伤,3个小时内都没有中毒症状,等毒液被人体吸收后,才会开始出现肌肉无力,酸疼,眼睑下垂等异样情况,接下来就是心脏和肾脏功能遭到严重破坏,据说生活在亚洲帝汶岛的贝氏海蛇也是世界上最毒的动物。它们咬人可在数十分钟内致死。
毒液成为摆设,周围全是天敌
拥有如此强大的“魔法伤害”,它们却只能生活在海洋中,以鱼虾为食,毒液大部分时间都成为了摆设,由于海蛇并不像其他鱼类拥有鳃这样的呼吸器官,在海中潜水的时间最多只有2-3个小时,所以只能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超过米深的海底,很少会有它们的踪迹。
本来生活在陆地上的话,在蛇类中,它们完全可以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傲视一切同类,可由于祖先的“保守”,最终选择留在了海洋,这样直接导致了海蛇不得不面对来自海上的多种危险,每当它们需要浮出海面换气的时候,海鹰就会看准时机,急速俯冲下来将它们抓向空中,毒液完全派不上用场,最终成为海鹰的午餐。另外,鲨鱼也同样是海蛇的天敌。
写在最后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们的进化都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海蛇最终选择留在了海洋中生活,并不能说明它们违背了生物的进化规律,只能说海蛇认为海洋更适合它们生存,也正是它们这个选择,成就了眼镜蛇在陆地上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