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因此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久而久之,庙会成为人们寄托信仰、采购物资的重要节点,早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位于沁源县信义村的菩提寺始建于西魏,被称为世界三大菩提寺之“中菩提”,以菩提寺命名的古庙会为每年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九两次,尤以是六月十九庙会为盛,如今菩提寺庙会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初秋时节,采访组来到沁源,寻访传统庙会的传承人宋士清,为读者讲述古庙会的盛况。
非遗档案遗档案
名称:菩提寺庙会
类别:民俗
级别: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宋士清
传承地:沁源县
钟灵毓秀藏宝刹
了解庙会,须从古庙开始。菩提古寺建于信义村菩提山上,菩提山位于沁源县东北15公里,地处太岳山东麓。山中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凤凰垴、五龙山等群山形如莲花盛开,山上森林茂密,环境优美,古树名木繁多,原始森林占景区面积30%以上。
有碑文记载“菩提树出摩迦陀国柳州”,相传信义村原名上柳村,村东菩提山上曾有菩提树,又因寺中有菩提塔一座,故而得名“菩提寺”。菩提寺、凤凰山、五龙山、鳄鱼滩、睡美人、五花寨景点,素有“菩提六景”之称。其中最富盛名的要数菩提寺。
据资料记载,菩提寺始建于西魏,后经唐、宋、明、清历代多次修补,寺院飞檐翘角、门楣古朴、雕刻精致,被称为世界三大菩提寺之“中菩提”。自菩提寺古庙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之后,菩提山景区也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年,一直以煤炭为主业的山西沁源康伟集团本着传承古老文明,开发旅游龙头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投巨资对菩提山进行生态治理,对菩提寺进行古迹修复,大规模改扩建无生圣母殿、观音殿等九处殿宇,扩建2万平方米寺前广场,栽种名贵树种余株,增修花豹岭上山石阶、大禹沟水利工程、观景亭、鳄鱼滩等旅游景点。增修3公里进山公路、接待宾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整体开发面积约30平方公里。修缮后的菩提寺重现当年晨钟暮鼓、香火袅袅的盛况,菩提山也成为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消夏避暑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了解我国佛、道、儒及民间宗教文化的圣地。
置身菩提寺,满眼是青翠的绿色,穿梭在寺院里的游人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和能工巧匠非同凡响的造诣。
宋士清讲述庙会的盛况
古庙盛会美名播
其实,与其它民俗一样,庙会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总会折射出时代的色彩。
汉代,佛教传入我国的同时,道教也逐渐形成。民间信仰的迎神赛社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于是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庙会活动中,佛与道或分庭抗礼,或相互渗透,使庙会文化更加丰富。
唐宋时期,儒释道三教都得到了大力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庙会活动逐渐由祀神、娱神向娱人发展,增加了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等等,促进了庙会活动的繁荣。菩提寺就是一座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的宗教圣地,朝拜者众多,因此这里的庙会非常繁荣,以至于影响到周边的县市,成为区域性的盛会。
每逢菩提寺传统庙会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九到来之际,四方僧人、宾客云集,礼拜祈福,焚香还愿,同时有各地个体商人销售山货物品,场面非常火爆。近十余年来,群众自动恢复曾一度中断的庙会,而且一年比一年兴旺。特别是康伟集团投资开发以来,古寺复建完善,增修许多景点,接待服务设施配套也已完备,为古庙会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每逢举行庙会期间,来自临汾市安泽、古县、洪洞、霍州,以及晋中市平遥、介休,还有武乡、沁县、屯留等地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赶赴古庙盛会。
即使在现代,赶庙会不仅仅是对传统习俗的推崇,更是人们传承信仰、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传承文明志不渝
“每年的六月十八,也就是庙会正式开始的前一天晚上,好多善男信女就从四面八方赶来,晚上就住在庙里,为的是赶烧六月十九零点的第一轮香,那场面非常壮观。”菩提寺庙会传承人宋士清回忆说。
说起庙会的盛况,年近八旬的宋士清滔滔不绝。他说,菩提寺传统庙会的活动区域分菩提寺庙和庙前广场两个部分,主要以菩提寺庙为主。菩提寺主要建筑有无生圣母殿、真武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慈航殿、三教殿等,这里是庙会的主要场所,也是人们敬神、供神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庙会要持续三天左右。
庙会期间,除敬神、供神外,还有许多传统的文化活动,有唱戏的、也有杂耍的,有卖土特产的,也有卖纪念品的,总之非常热闹。男女老少争相赶来,整个寺庙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
“现在政策好了,自从康伟集团来了以后,不仅恢复了以前的建筑,还增加了新的树木和服务设施,菩提山和菩提寺成了有名的景点,庙会的影响力也更大了。”宋士清十分感慨地说。
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独特脉络,守住这条脉络就守住了我们的根,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坚守传统显得尤为重要“。我现在年纪大了,不能每年按时去参加庙会了,但是我的子孙们依然会去,坚守传统文化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做到,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宋士清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发出了由衷的倡议。
天色渐晚,记者离开时回望菩提寺,它像大山的珍宝,被轻轻挽进了臂膀里,珍藏了起来。等到明日雄鸡报晓,黎明浮现时,菩提寺定会再次光芒万丈,吸引八方游客。
领导说了!您点zan一个,
生活妹的工资就涨1毛!
更多精彩,沁源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