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index_1.html三亩
清华化工博士,前强生资深研发经理
致力护肤研究十五年
热爱文字的科学工作者
这也算是一篇“入门”,但是和别的“入门”文章不同(系统篇、清洁篇、保湿篇、防晒篇、抗氧化篇、敏感皮维稳篇、“益生菌”护肤篇),这一篇我们希望清楚地告诉大家,贵妇(奢侈)护肤品和普通护肤品的不同之处。
也会跟大家一起来分析那些蛊惑年轻人消费奢侈品的套路。
奢侈品
奢侈品历来就有,但是以前是王公贵族的专利,后来资产阶级兴起,一些产品带着宫廷的极度细致(繁文缛节),到了社会上,就变成了“奢侈品”。
法国人凡勃伦写《有闲阶级论》,最早指认了这种社会趋势。
图片来自:Soogif
奢侈品是不是好呢?
当然好,每个细节都被打造得很精致,或者是使用感,或者是效果,总之它们总能在某一方面做到卓尔不群,对于喜爱者来说,确实是从某个角度上做到了→分(注:→表示无限趋近于)。
然而,正像吴军老师说的那样,产品做到60分靠认真,做到80分靠经验积累,做到95分靠理论和实践结合。
做到→分,靠不计代价的死磕。
以前我经常引用K大的说法:“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三分货。”
我现在要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对K大做一点点补充:
做到60分5块钱,做到95分10块钱,做到→分,可能要块钱。
蛊惑
是的,最后的块,全部都花在赢得最后的几分上面。
中央美术学院最优秀毕业生的画,和伦勃朗毕加索的原作,就是95分和→分的区别。
我认为他们都很好,但是消费的人群不一样。
去苏富比拍卖行买画的人,不会在装修的时候去翻淘宝(当然,他可能在淘宝上买别的东西)——纯粹是消费目标不一样。
但是现在有好几种说法,希望鼓动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去买贵妇级的产品。
他们给出各种各样的说法,然而在我看来,都不太通。
“投资”说
有的帖子会这么说:“你现在月收入几千块,买房肯定是不可能,股票期货什么的风险又太大,不如投入到自己的脸上,将来钓个金龟婿,才是正经。”
颜值是不是那么重要,是不是应该提倡女孩子想方设法地钓金龟婿,这个我们暂时都先不讨论。
我们就来看看护肤品的功能。
我认为那些近乎→分的产品之所以好,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设计精妙,肤感柔和,而不一定是“功能远超普通产品”。
把功能一项一项拿出来,不论是“抗老”或者“美白”,我认为做到95分的产品,甚至85分以上的产品,基本上也都能够达到→分产品的水平——可能比某些大牌略逊一筹,但是也在伯仲之间。
所以,多花那20倍的价格,我不认为是投资——那是一个消费,是“有闲阶级”才可能、才有理由、才没有压力去做的事情。
“老得更快”论
“如果你不用这些,你闺蜜(同学、同事……)也会用,到时候你不就比她老得更快了?”
且不论这种利用“贪嗔痴慢疑”的做法对不对,单纯说老化的元凶。
我们皮肤变老的最大推手,是紫外线;接下来排名不分先后还有几个,比如干燥(干皮)、过度清洁(油皮)、炎症(敏感皮)。
针对这些问题,其实还是做到我们之前那篇入门文章提出的几个要求:
?温和清洁
?适度保湿
?合理控油
?加强防晒
?注意抗氧化
用到的产品,你当然可以选择奢侈品牌(如果是“有闲阶级”的话),也可以选择以下这些85分、95分的产品。
“不贵”论
“看起来这个产品有些贵,但是你一瓶可以用三个月啊,这样一天算下来就没有多少钱了,毕竟你一个月挣六千块。”
这是非常有迷惑性的说法。
因为我们只要这么一算账,的确也觉得合算。
但是这种“一个月挣六千块”的算法,其实有欺诈。
图片来自:Soogif
因为一个月虽然挣六千块,但是其中有两千固定用来交房租,是不能动的;还有一千是伙食费,也不能动;还有一千要迎来送往,各种红色催款单(结婚请柬、满月酒邀约),这也要留出来。
这样算下来,真正你能动的钱,每个月不过是两千块而已,平均每天只有六十多。
这样你如果为了某个奢侈品每天增加十块钱的消费,一下子就去掉了六分之一。
当然,如果你有足够多的预算,就当我没有说过。
小结
贵妇产品是好东西,她们真的可能→分。
但是和95分或者85分的产品相比,她们赢在使用感,赢在设计感,赢在心理因素——如果你有足够多的预算,当然可以去买。
但是,不要把这个当投资,也不要期待奇迹一般的效果(相比95分或者85分的产品)。
更不要被蛊惑,相信这些东西其实不贵。
叔说
:
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本谋”(总会有人不喜欢我)。
文字编辑:白勺儿
版式编辑:
↙留言板在这里,点击“阅读原文”直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