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12字标语一声改革初期的思想春雷南

滴答、滴答、滴答,蛇口时间广场,秒针在硕大的表盘上不停歇地走动着,背后烫金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刻提醒着过往的行人,这里是改革开放的蛇口,这里是深圳精神的见证。

昔日有争议的标语牌,屹立在蛇口微波山脚下,发展成为蛇口的一个知名景点。站在标语牌前,眼前依旧是繁忙的建设场景:中集产城、南海大道沿长线、地铁12号线、蛇口邮轮母港、微波山隧道……在深圳“双区建设”机遇下,蛇口根植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前行。

袁庚的震撼

上好“香港第一课”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如今看似普通的一句标语,当年却冲击着全国人民的思想。

“这句口号的提出与已故的袁庚有关。对‘香港第一课’的深刻体会让他写下这句口号。”曾担任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顾问的林小静说。

时间回溯。年10月,袁庚调任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初到香港,第一笔生意就给他上了生动“一课”,“授课”的是一位香港企业家。当时为了业务发展,招商局买下了位于中环干诺道上的一座24层大楼。大楼的售价是万港元,第一次预交定金万港元,交付定金支票的时间是星期五的下午两点。

当袁庚同他的助手提前5分钟到达约定的律师事务所时,对方已在等候了。双方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一切必要的手续。然后,对方留下老板一人与袁庚洽谈,其余3人匆匆走出律师事务所,乘坐一辆发动机一直都没有熄火的汽车,直奔银行而去。

后来他了解到,他们之所以急匆匆地赶赴银行,是想尽快把钱存入银行。当天是星期五,如果不能在下午3点前去银行交那张支票,就只能等到下周一,少了3天利息。当时浮动利息是14厘,3天就是几万港元。这真的是“时间就是金钱”的最好体现,也是袁庚的“香港第一课”。

年,蛇口工业区进入热火朝天的初创阶段。为了进一步激发建设者的创造力,袁庚想提炼一个精神口号激励大家。一次在回蛇口的船上,他陷入沉思,随后摸出一张白纸,掏出圆珠笔,在纸片上涂涂写写出几句话:“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顾客就是皇帝,安全就是法律。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并将写好的草稿递给随同的梁鸿坤、李炳盛看,让他们提提意见,二人都认为口号不错。

在随后召开的工业区干部大会上,袁庚宣读了这6句口号,得到大多数与会者的赞同。此后,一块三合板上用红油漆写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第一次在蛇口竖立起来。

思想冲击波

标语牌背后的“四立三拆”

口号一亮相就在许多人心中引发强烈震动,包括当时还是蛇口工业区员工的林小静。

“大锅饭吃惯了,人们的固定思维也僵化了。标语中的两个词‘金钱’‘效率’都非常敏感。”林小静说,当时金钱一向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追求,社会主义鼓励的是大公无私。效率的提法也不寻常,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是常态,突然有人提出“效率”,而且把它当成“生命”,很多人不习惯。

改革之初,国内有关经济特区是否要继续办下去的争论很激烈,不少人指责经济特区与“租界”没啥两样,“只剩下五星红旗是红的”。“袁庚为了大局着想,示意暂时把牌子拆下来,放到仓库里。从竖立到拆除,第一块标语牌面世仅3天。”林小静说。

年11月底,袁庚给招商局企业管理培训班的学员上课,再次谈到这句口号,在培训班学员中引发热烈回应。课后一周,谭筑熙等6名培训班学员在当时蛇口最热闹的商业街——华苑酒家门前的小广场上再次竖起标语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比第一块木牌多了两行字。

“年的春天,一场针对改革开放的非议再次出现,‘姓社姓资’之争不断扩大。面对严峻形势,袁庚考虑再三,再一次让人将这块牌子拆除。”林小静回忆。

一年过去,对于改革开放的非议稍微转淡。年8月,时任蛇口工业区宣传处副处长的周为民又想起这句口号,认为这句话如同晨钟暮鼓,引领蛇口人以全新的观念与光阴赛跑,促进蛇口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锻造新的辉煌。为此,宣传处用了一个星期,制作了比前两块大许多倍的巨幅标语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立在港务公司门前。

年春节,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珠海等沿海经济特区。得知邓小平要亲临蛇口,袁庚等蛇口工业区负责人很振奋。在做足所有接待工作后,袁庚布置了一项紧急任务,要求工程公司连夜加班,做出一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立在当时从深圳市区进入蛇口的分界线上。

“小平同志视察蛇口期间,看到这句口号并没有现场表态,等回到北京,与中央领导谈话时,充分肯定了蛇口工业区的发展,并提到了这句口号,由此才正式确定下来,并广泛传播。”林小静说。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庆典上,写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蛇口工业区彩车驶过天安门,口号从此响彻全国,家喻户晓。

续写改革精神

打造国际海洋城

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改革开放的蛇口迎来腾飞发展。

从10年前的“再造新蛇口”,到如今的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还在,但是蛇口已不再是工业区,而是现代化、国际化、宜居宜业的临海揽山的新城。

依托蛇口坐拥“四区加持”(经济特区+自贸区+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的区位优势,超前的产业定位、创新体系、交通规划和比肩国际都会的人文配套,今年初,南山区提出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为目标,以赤湾片区、太子湾片区、蛇口片区为主要承载区,瞄准海洋科技、海洋文化、港口经济、邮轮经济等产业方向,打造12平方公里左右的蛇口国际海洋城。

在这一建设上,南山将构建“政企合作”协同发展机制——与招商蛇口、招商港口、南山开发集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托中国船舶,加快深圳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落地建设;围绕智能船舶、海工装备、海洋电子信息等领域,探索在赤湾片区规划建设海洋科技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所镌刻的时代精神永不磨灭,将引领着一代代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湾区”。

南方日报记者丁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shea.com/hsfb/123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