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听说,在梵蒂冈踢球,一脚就能“踢出国门”。这个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同时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私心单独把这个“国中国”拿出来写一篇,是因为这里实在是有太多看不完的“好东西”了。
去年被JudeLaw扮演的年轻的教宗迷得七荤八素的,天天想着见教皇本人。有朋友之前来,说参观完梵蒂冈,出门遇到了教皇的车队,感觉就像在电影院刚看完《狮子王》,出门遇到了辛巴……按你胃,这篇攻略准备跟大家聊聊“游客的梵蒂冈一日”,都要看些什么。
-交通-
梵蒂冈位于罗马西北角的高地,面积非常小(FYI:0.44平方公里),步行就能走遍全国。我在罗马住在纳沃纳广场附近,出门往西,过台伯河、圣天使堡,约15分钟就能走到。
-游玩-
圣彼得广场PiazzaSanPietro
圣彼得广场是进入梵蒂冈的第一站,也是贝尼尼的杰作。高处看,整个广场好像钥匙孔一样,周围由四排多立克圆柱围成两个半圆形柱廊,中间有古埃及的方尖碑。每个礼拜天教皇会在广场举行盛大的弥撒,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来到这里聆听教皇的演讲。我来的时候是中午,看到柱子下方的队伍了么,都是站排过安检准备进入圣彼得大教堂的,都快排到国境线外了……这里是没办法提前预约的,于是我决定先去之前在网上约好时间的梵蒂冈博物馆。
贝尼尼设计的多立克式柱廊,特别喜欢。(小知识:最近在读《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了解多立克柱式是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另外两种柱式是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都源于古希腊,有时间可以看看差别。)上周艺术家朋友办了个小型分享会,分享了他的欧洲见闻,对比自信开朗的贝尼尼,与同时期乖戾沉郁的波罗米尼建筑与雕塑,大家意见不一,到底什么是“有灵魂”的作品呢?有机会去罗马梵蒂冈的朋友,记住这两个名字,回来我们交流哦。
PiazzaSanPietro
PiazzaSanPietroVaticanCity
门票免费。24小时开放。
梵蒂冈博物馆VaticanMuseums
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可以看到好多小时候教科书上才看的到的雕塑和绘画,trustme,看实物和看图片真的是不一样的感觉。一定要提前在网上预约买票,定好时间,不然直接来的话……你的心情会不美丽的。记得租一个中文讲解器。
梵蒂冈博物馆跟圣彼得大教堂不在一个方向,进梵蒂冈后向右转沿着指示牌再走10分钟左右。一路上会有很多人跟你搭讪,要不要讲解员,要不要买票,礼貌性地说一句Thankyou,然后拿着打印好的预定单朝博物馆大步走去吧。
?旋转楼梯
梵蒂冈博物馆特别有名特别美的旋转楼梯。由摩莫在年设计并建造。这是一座双螺旋坡道,一条有人,另一条无人,两条坡道轮流开放,这样上楼的人和下楼的人就不会相遇。不能免俗地在这拍了照。
梵蒂冈博物馆特别大,如果想全部看完估计又要花上几天时间,标记了几件做攻略时想看的艺术品,照着地图一件一件找。“镇馆三宝”中的两件都在这个八角中庭处,而我只想看心心念念的《拉奥孔》哈。
?《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TheLaocoonandhisSons
《拉奥孔》是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大理石雕像群,在罗马出土,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表现了特洛伊祭司拉奥孔与他的儿子被海蛇缠绕在生死搏斗中苦苦挣扎的情景。(对故事本身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木马屠城记”。)注意拉奥孔右手的颜色和周围不同,那是因为这个雕像被发现时是没有右臂的。当时雕塑家们争论不休,米开朗基罗认为拉奥孔的右臂应该是弯向肩头,而其他人则认为右臂伸向空中的姿态更有英雄气概。教皇派拉斐尔作为评判,最终手臂伸展的方案胜出并被安装到雕像上。结果后来在罗马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了缺失的拉奥孔右臂,其正如米开朗基罗所主张的那个姿势。
这条右臂现在已经重新安装到雕像上,大师就是大师。
后来在出口处的角落里看到了右臂伸向空中的复制品,好幸运。请仔细对比上一张照片。
?《雅典学院》SchoolofAthens
位于拉斐尔画室的《雅典学院》,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拉斐尔巧妙的把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家都绘入同一幅画中。最中间的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达芬奇为原型的柏拉图在左侧,手指天空,暗喻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哲学。右侧的亚里士多德手掌朝下,暗示他所代表的实质主义哲学。坐在台阶上的两个人是以米开朗基罗为原型的赫拉克利特和第欧根尼,分别代表流变派和犬儒派。还有托着地球仪的托勒密,拿着圆规的阿基米德,与人争论的苏格拉底,推写公式的毕达哥拉斯……好厉害。
?西斯廷礼拜堂CappellaSistina
来到了最震撼人心的西斯廷礼拜堂,这里不能拍照,所以在网上找了一些图片。记得歌德评论米开朗基罗说:没有到过西斯廷礼拜堂的人,无法了解一个人所能做的事。当初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将这个任务交给米开朗基罗时,他还只是以为初露锋芒的雕刻家。西斯廷礼拜堂的穹顶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据说他独自一人,每天工作18小时,一周7天,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这幅世界美术史上最大的壁画之一《创世纪》。(对于独自一个人能不能四年内完成这件事,我持保留态度,尤其是看到真迹后。)
其中最著名的这幅叫做上帝创造亚当。画面中的亚当身材健壮,但却显得没有生机,他在等待上帝赋予他灵魂。《圣经》中上帝创造亚当时,对他吹了一口灵魂之气;而米开朗基罗将之改为了手指的接触。这手指接触的一刹那,是人类的生命火花产生的一刹那,是上帝传递智慧和力量的一刹那。米开朗基罗在两根手指间留下了一点点的闪隙,让观众用想像去完成这一盛举。
《创世记》完工25年后,教皇保罗三世要求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庭礼拜堂祭坛后面的墙上绘制壁画。这幅画就是《最后的审判》,年逾六旬的米开朗基罗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这幅壁画高20米,长10米,有多个人物,表现世界末日到来时,基督对世人进行审判,决定谁该上天堂、谁该下地狱。
VaticanMuseums
VialeVaticano
门票16欧,预定需加4欧。周一到周六: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