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大批市民聚集到海边休闲、游泳。但你知道吗?遇到这些情况,请立即远离!世界上每年都有很多人因此而丢失了性命!
断层的海潮应对办法
当你看到有断层的海潮时,你就应该立即上岸,因为这里是极易产生浪涡危险之地。但如果你已经处在浪涡里,首先不要想着往岸边的方向游回去,你能做的是游向与海岸线平行的方向,这是自救的唯一办法。
离岸流如果想去海边玩水的话,提醒大家一定要去有救生员驻点、合法开放戏水的区域!因为不管是平水如镜或是浪花澎湃的大海,在岸边都会形成“离岸流”。
(离岸流形成示意图)
离岸流会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而且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它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与因猛烈撞击而发出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如何辨识离岸流?
离岸流出现地点的海底都比两边低,海水表面白色浪向岸上冲,似涨潮;可海水下面蓝色水向海中间流,似退潮。
由于离岸流是较深层的水流,所以大部分颜色比较深。而且有一些离岸流表面上看起来几乎没什么浪,同周边的白浪和浪涌相比,它们较安静,这很容易骗过游泳者。
遇到离岸流,如何自救?
典型离岸流的流速大约是2米/秒,超过一般人的泳速。由于离岸流的流速很快,流幅狭窄,不只是一般的戏水者,甚至连救生员在受训时也常被其拉向外海。
1、遇到离岸流强劲时不要选择与大自然对抗,不要尝试逆流游回岸边,而是保持镇定,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
2、不慌张不挣扎要随波逐流,顺着离岸流的水流方向,沿着与沙滩平行的方向游离,脱离离岸流后,再转向游回岸边(上图绿色箭头)。
3、若遇到困在离岸流的遇难者,尽可能给予帮助漂浮的器具,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救援!
除了这两种海潮,还有这些海边的物体,他们看似普通,但有剧毒!千万不要用手碰!
僧帽水母它有点像一个塑料袋:
它更像一个气球:
但实际上,它是世界最毒水母——“僧帽水母”!
其细小的触手可达9米之长,所以很多游泳者,在海中看到僧帽水母时,再躲已经迟啦!在年被这种水母蜇伤的人中,其中有68%死亡!
僧帽水母暴烈的毒性,螫人极痛,还会使被蜇伤者身上出现类似“鞭笞”的伤痕,经久不退。专家表示,僧帽水母这个物种一般出现在中国南方水温高的海域,常被风吹到海滩、岸边或是随海流运动。
应对办法
1、赶紧认清楚这有毒水母的外貌
2、大家若是在海边看到类似的物体,一定要多加防范,有多远离多远!
3、若不小心被蜇伤者,一定要马上送医!
海蜇海蜇从7月中下旬开始进入繁殖期,但因为个体小伤害小,因此致人死亡概率要小,但随着八九月份水温升高,海蜇进入繁殖旺盛期,在近海聚集,游客被蜇伤的概率随之加大。所以游玩时如果海岸出现大批海蜇,就不要冒然下水,如果游泳时发现疑似海蜇的物体也不要好奇触碰。
海蜇又称水母,新鲜海蜇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有研究表明,海蜇毒素的毒性是海蛇毒素的倍、河豚毒素的倍。海黄蜂水母,刺丝可分泌类眼镜蛇毒,对人类危害最大,蜇伤后5分钟即可致人死亡。
应对办法
1、如果不小心被蜇,应就近用海水清洗,切勿用淡水清洗,因为淡水会促进毒液释放,加重伤情。
2、清洗后需用碱性液涂在被蜇面,防止毒性被吸收。以及马上送医。
畅游提醒看好物品防小偷
入夏以来,我市海边游玩人数骤增,海边砸车玻璃盗窃车内物品案件时有发生,请市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下海游泳时不要将现金或贵重物品放置于车内显眼处。海边游玩时不要携带大量现金,手机等物品可以装到一个包里交给岸上的朋友不离身地看管。
落潮时不宜游泳
在海边游泳要注意潮汐时间,涨潮后就将退潮,尽量不要在退潮时游泳,以免退潮往回游时体力消耗过大发生意外。不要在非游泳区游泳,这些水域水情复杂,常常有暗礁、水草、淤泥和旋流,稍有大意,就可能发生意外。因此,在下水之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地远离危险和复杂水域。
涨潮注意别被困
海水退潮时很多人选择到海里捉螃蟹或是散步,常常在尽兴游玩时忽略潮水上涨。轻则导致被困海中,重则造成溺亡事件,所以发现海水涨潮时应该及时上岸,不要贪玩,以免发生危险。
酒后千万别游泳
很多人喜欢一边吃海鲜一边喝酒,之后又借着酒劲儿下海游泳,殊不知酒后游泳四肢协调能力差,同时辨别能力降低,很容易造成溺亡。同时酒后心脏承受负担加大,如果冒然剧烈运动更容易造成猝死。
全国客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