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刘云涛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7123.html
脊柱结核是较严重的骨关节疾病,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椎体严重破坏、脊柱畸形和神经损害。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今天的31号作品中,医院的孙斌老师为大家分享了西家PSIF弥散序列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该序列不仅能够提供矢状位大范围高清弥散成像,而且其独有的对比度能够让病灶更为凸显:
作者:医院孙斌
扫描技术指导:程勇军
稿件校对:黄润鑫
设备型号:西门子1.5TAvanto
临床背景信息
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以椎体结核占大多数,附件结核十分罕见。在整个脊柱中,腰椎活动度最大,腰椎结核发生率也最高,胸椎次之,颈椎更次之,至于骶、尾椎结核则甚为罕见。
MRI在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中优于X线平片、CT和ECT,约有50%以上的脊柱结核在平片发现有椎体破坏前半年左右即可在MRI显示有椎体改变。
此外,在脊柱占位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和结核疗效评估应用方面,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发挥巨大的临床价值。
病例信息
男,29岁,腰背部疼痛1年余,加重1月。既往有肺结核史。
临床图片及影像所见
腰椎生理曲度存在,L3椎体前缘变扁,T12-S1椎体见多发斑片状异常信号,于T1WI呈等、低信号,T2WI及T2压脂呈高信号。L3椎体前缘见条片状异常信号影,T2压脂呈高信号。上述异常信号影于弥散图上呈高信号,ADC图为中等偏低信号,表现为弥散受限。
影像诊断
脊柱结核可能性大。
病例讨论
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位,95%继发于肺结核,年龄以10岁以下最多,11-30岁次之,30岁以上明显减少。其中以椎体结核占大多数,附件结核十分罕见。在整个脊柱中,腰椎活动度最大,腰椎结核发生率也最高,胸椎次之,颈椎更次之,至于骶、尾椎结核则甚为罕见。
磁共振检查较X线和CT能更早的显示破坏区范围和破坏区内的情况,了解脓液范围、是否分隔、与毗邻结构的关系,以及脊髓受压变性程度。
常规弥散序列难以实现矢状位高清成像,西门子独有的脊柱PSIF弥散序列,能够在矢状位上清晰观察病灶弥散情况,读片更加直观,结合常规EPI弥散序列的弥散图和ADC图,可以更好的评估病灶的弥散情况,协助判断病变性质。
常规T1、T2像结合普通DWI、PSIF弥散,有助于判断病变性质,在鉴别诊断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转移瘤、骨髓瘤等疾病方面提供重要的影像信息。
参考文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