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环海蛇,前沟牙类剧毒蛇。长1.5—2米。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背部深灰色,腹部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生活在海洋中,善游泳,捕食鱼类。卵胎生。
分布于中国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近海。
青环海蛇腹鳞小,其宽度不超过相邻鳞的2倍,具2棱,腹鳞大小通身较为一致,个别腹鳞纵裂为二,背鳞圆形,起棱或具短棘,覆瓦状排列,37—43行。第2、3枚下唇鳞后有一列小鳞嵌于下唇缘与下唇鳞之间。体较长,体前端不细长,全长1,—2,mm。幼蛇头背深橄榄色或黑色,有时有黄色马蹄形斑,躯、尾橄榄色或浅黄色,有50—71+5—10个宽黑横纹或环纹,多数个体背面黑纹显著,有时体侧黑纹逐渐消失,不形成环纹。成年蛇头背灰色或全为黄色;躯、尾背面色深,到腹面逐渐成浅色,背面有时尚能辨识深色宽横斑。
以捕食蛇鳗为主。食物中绝大多数为尖吻蛇鳗。偶有其他鳗和鱼。食物主要从头部吞食。一般胃内有1条鳗蛇。偶有3条的。
青环海蛇潜水的深度不等,浅水青环海蛇的潜水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在水面上停留的时间也很短,每次只是露出头来,很快吸上一口气就又潜入水中了。深水青环海蛇在水面逗留的时间较长,特别是在傍晚和夜间。潜水的时间可长达2—3个小时。
青环海蛇具有集群性。常常成千条在一起顺水漂游,便于捕捞。还具有趋光性,晚上用灯光诱捕收获更多。
青环海蛇喜欢在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在水深超过米的开阔海域中很少见。它们有的喜欢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混水中,有些却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