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中药肝损伤负责

丙酸倍氯米松乳膏白癜风患者能用吗 http://m.39.net/pf/a_5229078.html

年10月18日,科学杂志旗下转化医学子刊(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发布一篇题为「AristolochicacidsandtheirderivativesarewidelyimplicatedinlivercancersinTaiwanandthroughoutAsia」的研究论文。

论文通过病理标本测序的方法,证明在亚洲(特别是台湾、中国大陆),肝癌的发生与马兜铃酸导致的突变密切相关。

而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包括关木通、广防已、青木香、马兜铃、寻骨风、细辛、南木香、管南香、三管筒、朱砂莲、天仙藤、通城虎、藤香、淮通、背蛇生、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假大薯等。

虽然这篇文章的结论方式值得推敲,但是它再一次提醒我们,中草药并不能因为属于“传统国粹”而免于临床检测,中药和西药一样,都可能存在严重的副作用,那些因为是中药而堂而皇之的写着副作用尚不明确的产品,其实并没有上市的资格。

撰文|于达维(财新周刊记者)

● ● ●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很多人印象中,中药来自天然植物,毒副作用小于西药,出于这种对中药的盲目信任,却让很多人遭遇药物不良反应。

有很多人抱着“中药无毒”的想法,为了调理身体、强身健体,甚至只是为了美容养颜而自行服用中成药。这些药物很多不需要处方,多可直接在药店买到。许多病人出现严重肝损伤后,才发现问题根源是自作主张吃的中成药,而这些中成药的副作用一栏,标识文字都是“尚不明确”。

近年,针对常见中药何首乌、冬虫夏草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食药监总局)多次发布通知警示风险。食药监总局虽有话在先,很多患者甚至医务工作者对此并不重视。含有何首乌的药品多为非处方药,可以自行购买,而且还可添加进保健食品以及洗护产品中。很多商家的宣传神化了何首乌的药效,却对其不良反应闭口不谈。

但持续高发的中药肝损害等不良反应事件,对中药安全低毒的传统认知构成巨大挑战,引起社会公众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忧,也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总体来说,中药有效性毋庸置疑,但中医药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中药安全性评价与合理用药。“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关键在于合理用药。”目前,中药安全性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一方面要科学阐明中药不良反应的客观真实性,另一方面要阐明中药合理制用减毒、避毒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致命何首乌

很多人都对何首乌能“黑发延年”的说法深信不疑。

目前,市场上含有何首乌成分的中成药有长长一串名单:乙肝宁颗粒、三宝胶囊、天麻首乌片、心通口服液、血脂灵片、安神胶囊??这些药品具有安神、补血、养肾等一系列功能,何首乌甚至还出现在儿康宁糖浆等儿科用药中。

早在年10月,食药监总局首次针对何首乌发出通知,明确肝功能不全者禁用养血生发胶囊、首乌丸、首乌片、首乌延寿片、首乌延寿颗粒五种含何首乌的药品,同时,将这五种含何首乌的药品转为处方药管理。

年7月,食药监总局又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提示,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肝损伤风险,医务人员在使用前应充分了解其用药风险,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如发现肝生化指标异常或发生可疑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并且,食药监总局对保健食品中何首乌的每日用量有严格规定,要求含何首乌的保健食品标注“肝功能不全者、肝病家族史者”为不适宜人群,提醒消费者注意“本品含何首乌,不宜长期超量服用,避免与肝毒性药物同时使用,注意监测肝功能”。

然而,专业代理医疗诉讼的上海海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晔律师正在代理这样一起案件:一位32岁的女“海归”,年11月,她因失眠多梦,为调理身体到医院开了一服膏方。但不到两个月,这位女士因肝功能严重恶化住院,由于病情持续加重,且没有肝移植来源,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去了。

在患者家属看来,导致病人肝功能恶化的,是膏方中首乌藤所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医院的病程记录和出院记录中,也都作出了“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判断,而何首乌是食药监总局多次预警的可能导致肝损伤的中草药。

病人的严重肝损伤,是否来自首乌藤的毒性?首乌藤是否跟何首乌一样,具备导致肝损伤的可能性?开出这服膏方的医生,是否已经了解病人是否适合服用首乌制品?都还有待专业医疗机构的鉴定。

首都医科大学级硕士研究生李奇和首都医科医院中药剂科的赵奎君曾经在《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发表论文,总结何首乌的肝毒性引发机制,其直接损伤包括何首乌及相关化学成分可直接破坏肝细胞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何首乌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体内代谢产生的药源性成分(如蒽醌类)等可能对肝脏有一定毒性作用。

此外,何首乌对肝损害还包括间接损伤,即何首乌可能诱导或抑制肝脏中肝药酶的表达,从而增加其他药物毒性,以及免疫性肝损伤,即何首乌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与肝内蛋白特异性结合成某种抗原,经巨噬细胞加工后递呈给免疫细胞,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而致肝损害。

解放军医院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曾经撰文指出,当前,一些传统不认为有毒性的中药,如何首乌、决明子、大黄、柴胡、淫羊藿等的肝毒性问题逐渐显现,给临床安全性和合理用药带来很大挑战。

据统计,在解放军医院的药物肝损害病例数据库中,何首乌致肝损害病例数在所有中药中排第一位。近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何首乌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近万份,其中严重不良反应以肝功能损害为主。并且,该中心的不良反应自发报告系统并不是完全统计,仅有部分何首乌致肝损害的病例报送,未发现或未确诊的肝损害病例的数字可能远大于此。

何首乌致肝损害的问题已引起国内外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shea.com/hstz/9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