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需要“阿帕奇”?
美国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是一款世界闻名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它拥有强大的火力、防护和航电系统,曾在海湾战争等多场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国却没有研制类似的武装直升机,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中国没有这样的技术能力吗?还是中国没有这样的战略需求呢?
“阿帕奇”的优势“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也叫AH-64武装直升机,是美国波音公司在年研制,并于年服役的一款性能先进的武装直升机。它采用了四叶片主旋翼,并且采用串联式布局,可以提高前后飞行员的视野,相互不遮挡。它的动力系统为两台通用T-型涡轴航空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65公里/小时,作战半径公里,转场航程千米,实用升限米。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之所以优秀,还在于它的载荷和武备系统。它的最大起飞重量10.4吨,有效载荷达5吨。它可以加装较为厚重的装甲,机体能够承受12.7mm弹药的攻击,甚至还能有效抵挡2mm弹药的攻击。即便是其旋翼,也可以承受约12.7mm穿甲弹和2mm高爆弹的攻击。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机身两侧各有一个向外延伸的短翼,每个短翼拥有两个外挂点,可挂载19联装的70mm口径海蛇怪-70火箭发射器、地狱火反坦克导弹、空对空导弹、甚至是重型钻地炸弹。另外机头驾驶室下方布置了一门M-mm单管链炮,该机炮每分钟发,载弹量1发左右,可装载穿甲弹、高爆弹等多种弹药。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航电系统也非常先进,它集成了有夜视系统、光学系统、红外瞄准系统,可以捕捉清晰的目标图像,极大的提高了作战能力和打击精度,而且可以全天候作战,不分昼夜。“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最新改进型为AH-64D“长弓阿帕奇”,旋翼顶部加装了米波雷达,并且对整机的传感器、动力、武器系统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升级。
中国为什么没有“阿帕奇”看到“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如此强悍的性能和战绩,很多人可能会问:中国为什么没有“阿帕奇”?难道中国没有这样的技术能力吗?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战略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武器装备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比大小,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战略需求来设计研制生产的。也就是说武器装备是服务于国家战略,是符合国家需求和国防要求的产物。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地理环境、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军事目标、安全威胁等,因此需要不同的武器装备来应对。
其次,我们要承认,中国在武装直升机领域的发展还有所欠缺,在研的武直-10中型武装直升机才刚刚起步,并且受到发动机动力不足的困扰,几经改进,直到年才服役。也就是说,中国在本世纪头十年才搞定中型武装直升机,而且还是第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可以说中国在专用武装直升机领域的基础还不牢固,故而在21世纪头10年并没有发展重型武装直升机,也缺乏相应的技术储备。
最后,我们要清楚,中国的战略需求对重型武装直升机这一型装备并不迫切。重型武装直升机主要适合进行大规模的空对地打击,但这一前提必须是己方夺取了绝对的制空权。而且随着现代武器的发展,有许多武器可以替代重型武装直升机的作用,比如远程火箭炮、巡航导弹、对地弹道导弹、歼击轰炸机、对地攻击机、重型战机、武装对地无人机等。重型武装直升机的作用已经没那么明显。
中国有没有“阿帕奇”的可能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没有“阿帕奇”并不是因为技术能力不够,而是因为战略需求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永远不会有“阿帕奇”。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可能会有新的战略需求和安全挑战,比如海外利益保护、反恐维稳、维护国际和平等。这些任务可能需要一些能够远程投送、快速反应、精确打击、高度自主的空中平台,而重型武装直升机就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中国已经走完了轻型武直-19、中型武直-10的发展道路,还完成了大型通用直升机直-8F、直-8宽体机、通用10吨级直-20的研制,在航空动力上也获得了突破,更是设计研制了J-20、J-5两款第五代隐身战机。可以说当前中国研制类似“阿帕奇”这样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困难,只是取决于需不需要而已。
当然,我们如今能够自信的如此说,离不开多年的埋头苦干,毕竟国防工业是买不来的,印度就是很鲜明的例子,而且中国也在这上面吃过不少亏。比如与以色列、俄罗斯合作研发的预警机被美国阻挠,国产航空动力、舰艇动力被国外“卡脖子”等等。
中国的“阿帕奇”会是什么样子总之我们看待和研发一款武器要符合国情,紧跟国家和国际发展方向,不能盲目崇拜,妄自菲薄,只有脚踏实地修炼内功才是硬道理。那么,如果中国真的需要一款重型武装直升机,它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的战略需求和技术特点,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
首先,中国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可能会采用类似“阿帕奇”的串联式布局,这样可以提高飞行员的视野和生存能力,也可以减少机身的横截面积和阻力。但是,中国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可能会比“阿帕奇”更大一些,因为中国需要考虑远程投送和海上作战的能力,因此需要更大的航程和载荷。
其次,中国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可能会采用国产的涡轴-10型航空发动机,这是一款性能优异的涡轴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千瓦,可以满足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动力需求。而且,中国可能会在涡轴-10型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升级,提高其可靠性和耐用性。
再次,中国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可能会采用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比如,中国可能会在旋翼顶部加装有源相控阵雷达或者光电雷达,提高对地对空目标的探测和跟踪能力。中国也可能会在机身两侧加装更多的外挂点,挂载更多种类和数量的导弹和火箭弹。中国还可能会在机头下方加装一门更大口径的机炮或者火箭炮,提高对地对空目标的打击能力。
最后,中国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可能会采用隐身技术和电子战技术,提高其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比如,中国可能会在机身上涂抹隐身涂料或者加装隐身复合材料,降低其雷达反射面积和红外辐射。中国也可能会在机身上加装电子干扰器或者诱饵弹发射器,干扰或者欺骗敌方雷达或者导弹。
中国是否需要“阿帕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想象出一款中国版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它可能会比美国版的更大、更强、更隐形、更智能。但是,这样一款武器是否真的符合中国的战略需求呢?是否值得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不能否认,重型武装直升机作为一种空中平台,有其独特的
优势和作用。它可以在低空飞行,避开敌方的高空防空系统,同时也可以利用地形和建筑物进行隐蔽和机动。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反应,对敌方的突发目标进行打击。它可以在地面部队的近距离支援,提供火力压制和火力掩护。它可以在海上作战,对敌方的舰艇和登陆部队进行打击。它可以在特殊环境下作战,比如山地、沙漠、丛林等。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重型武装直升机也有其明显的劣势和局限。它的飞行速度相对较慢,无法与高速飞行的敌方战机或者导弹相抗衡。它的飞行高度相对较低,容易受到敌方的低空防空系统或者地面火力的威胁。它的飞行范围相对较小,无法进行远程打击或者长时间巡逻。它的飞行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大量的维护和保障。
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重型武装直升机,而是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战略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选择。也许中国不需要大量生产重型武装直升机,而是需要发展一些更适合中国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空中平台,比如无人机、轻型武装直升机、中型武装直升机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