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5066150.html世事无常,多少高人幽士湮没无闻,平常书中无著录,也不见于互联网。济公的师父瞎堂慧远禅师即是一例。可知瞎堂慧远禅师的道行“实比济公为高,而世反不知其名”。
不向芦花深处卧,
移舟尽在波心过,得个锦鳞如许大。
无处货,推蓬对月平分破。
舞棹长歌声远播,
江山心醉凝眸坐,
赖有儿孙齐花柁。
相应和,船头拨转还乡那。
这首《渔家傲》,是慧远禅师的自述,从中可以感觉到他的高洁德操。慧远,何许人也?这一法号,也许人们并不太熟悉。然而,谈到他的徒弟“济公”(道济)和尚,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的,他就是济公的师父:慧远(-),眉山(今四川境内)金流镇人。号“瞎堂”,又号“佛海”,圆悟克勤法嗣,是南宋临济宗领袖人物之一,天宁禅寺祖师。年十三岁从宗辨出家,后游诸方,谒圆悟克勤得法。乾道六年(年)赐号“佛海大师”。慧远禅师,是一位在中国佛教史、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都做出过特殊贡献的大德,是南宋响当当的风云人物、执牛耳的法门龙象。只可惜世人并不太了解。他这一生可分为五个阶段:一、初参禅学;二、彻悟禅学;三、云游参访;四、随缘教化;五、灯灯永续。宋绍兴乙卯(),圆悟克勤圆寂,慧远感叹“哲人云亡,继之者谁乎?”便乘舟出峡东下,时年2岁。从此远离故乡,四方云游、参学。慧远初抵淮南,住滁州龙蟠山寿圣禅院,主持八年,后迁滁州琅琊山开化禅院,再到婺州普济禅院,衢州子湖山定业禅院、报恩光孝禅院,再到潭州南岳山南台禅院。衢州报恩光孝禅院语录
上堂。元正启祚。风云满肚。万物咸新。日月灯明。应时纳祐。生铁铸就。庆无不宜。照顾头皮。烂泥有刺。绵里称锤。金刚圈子。栗棘蓬儿。千重百匝。正桉傍提。有照有用。多是多非。无言无说。绝毫绝牦。德山临济。口似鼓椎。顶门一札。颔下安眉。谁知县里老鼠。咬杀州里猫儿。阿呵呵也大奇。拄杖敲开铁蒺藜。迸出红炉金弹子。打着湘江。那下汝州。香山院里。千手千眼石大悲。上堂。僧问。浩浩尘中。如何辨主。师云。木杓头边镰切菜。进云。莫便是和尚为人处也无。师云。研椎撩?饦。乃举云门示众云。拄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处得来。师云。遮老汉。不唯像席打令。买帽相头。亦乃听事不具。唤钟作瓮。山僧不是。便把蛇头。要与诸人雪屈。蓦拈拄杖云。瞎堂拄杖子。化作拄杖子。吞却拄杖子了也。且道。拄杖子从什么处得来。卓一卓云。三日不相见。莫作旧时看。上堂。举干峰和尚示众云。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师云。说与说人了也。切不得作一二会。既不作一二会。且作么生会。以拂子击禅床云。黄河九曲连霄汉。华岳三峰倒插天。育王佛智和尚遗书至。上堂。大道忘情绝去留。天伦何处觅踪由。七星利剑当锋按。八臂那吒辊绣毬。圆寂法兄佛智大禅师。祖域长城。法门巨栋。高标卓??随方建立法幄。水泄不通。在处□持宗眼。纯钢打就。生铁铸成。法中之王。僧中之宝。岂谓讣音忽至。舍我而去。敢问大众。只如蹋断浮桥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合掌横吹无孔笛。倒骑铁马上刀山。上堂。举麻谷到章敬。作礼绕禅床三匝。振锡而立。敬云。是是。又至南泉亦然。泉云。不是不是。谷云。章敬道是。和尚为什么道不是。泉云。章敬是是汝不是。师云。遮葛藤老汉。好与九十拄杖。更道。此是风力所转。然成败坏。大似望空设拜拈了也。委悉么。如是如是。脑门着地。不是不夜。叉手长跪。是与不是。转无巴鼻。北人运至南方。货易获其厚利。檀越请上堂。新罗国里打斋钟。稳泛灵搓到月宫。仙侣不知何处去。秋声依旧着梧桐。复举睦州唤僧云。大德。僧回首。州云。担版汉。雪窦云。睦州只具一只眼。何故。遮僧唤既回首。因甚却成担版。师云。嗄。川藞直。川藞直。是则一期骋俊。千载风流。锥得片时荣。刖却一双足。说甚遮僧回首不回首。尽大地人。宁免个担版汉。蓦拈拂子云。还见陈蒲鞋么。击禅床一下。上堂。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诸尘入正受。一尘三昧起。三昧与正受。门[櫠-发+(十/(罩-卓+(衣-〦)))]作碓觜。起灭无定时。恰如眼见鬼。正受。非正受。云何作道理。无道理如何委。拍禅床云。一去寥寥七百年。下载清风今未已。上堂。便恁么散去。已成窠臼。更挺头倒耳。转见病深。是佗德山临济云门赵州子孙。舒照物手。具透青眼。闻禅与道。毒箭横心。见佛与祖。群枪着体。俊流上士。荐在未屙。咬姜呷醋。痛领将去。傥能如是。方且救得一半。上堂。若论此事。要见即瞎。要闻即聋。嗅之则塞却鼻根。究之则无起灭处。以拂子击禅床云。闻么。复竖起云。见么。岂不见道。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师云。是什么。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保宁勇和尚道。体即是用。用即是体。师云。吽吽。要且体不是用。用不是体。瞎堂不是截水停轮。强生节目。也要与诸人缁素。有时以拄杖子为主。毛头刹海为体。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为伴。四大五蕴六欲八风为用。子细思量。着甚来由。不如粗羹淡饭。有盐无醋。穷滴滴地。快活平生。虽然如是。也不得放过。而今分为四段名义。其义各各不同。向下文长。来日分别。结夏上堂。僧问。禅人昔日辨风幡饶舌卢能话。此间两处。刚然俱不是。几多开眼受生瞒。如何是不动底心。师云。自从胡乱后。淈??到如今。进云。?江不识朝宗势。逐浪随波卒未休。师云。彼此不着便。进云。只如巴陵道。是风动是幡动。誵讹在什么处。师云。双关齐下放。雪刃倚天寒 乃举云。祖在印宗会中。因二僧对辨风幡。互争不已。祖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师云。大小祖师。只会解黏去缚。不能[托-七+友]楔抽钉。不是风动。不是幡动。犹较些子。仁者心动。料掉没交涉。非风幡动。唤什么作心。仁者心动。风幡向甚处着。向遮里打得开。遮拂子。谁敢唤作拂子。还知落处么。自从败得杨州后。转觉侯门似海深。上堂。十月今朝又初一。丛林正值开炉日。打斋卖饭也寻常。残杯冷炙谁能吃。天无门地无壁。葫芦棚上种冬瓜。两手扶犁水过膝。跳金圈吞栗棘。毡拍板对无孔苗。屈屈。独脚山魈解双踢。去年冬里无炭烧。今年定是无火炙。饥时饥到眼睛黄。穷时穷至赤骨力。且道。山僧屈个什么。叵耐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与泥水匠商量。放却两头鸱吻。咬杀佛殿脊。三十年后。莫言不道。上堂。法身无为。不堕诸数。拄杖子因官置。到赤县神州。水陆俱通。烂柯山雨似倾盆。龟岭峰额头汗出。如今已是十分收拾不上。莫有不从门入底家珍。略借一观。良久云。负心人终不放债。上堂。净法界身。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释迦老子。顿一具髑髅。向你诸人面前。然后往四天下索命。至今二千余年。未曾撞着一个恶头底。而今莫有为天下衲僧雪屈底么。山僧助你一粒返魂丹。贵要诸人各各脑门着地。然后活底须死。死底须活。若也半死半活。三十年后。不得道见瞎堂来。妙喜和尚持书并法衣至。上堂。僧问。通身红烂。脱体无依时如何。师云。更欠点眼在。进云。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师云。相见易得好。共住难为人。进云。将谓古人消息断。如今规范宛然存。便礼拜。师云。碓觜生花别是春 乃云。人天道大梅阳老。佛祖功[懨-猒+火]临济宗。赤手擘开无字印。冤家何处不相逢。贤公禅老。不惮江山辽邈。专持梅阳老人手书。自南而来此。老子与山僧。同?而生。但以相继早晚。来书有云。钦闻道风积有年矣。恨未识面。此一句子正道着。山僧三十年来。不获一胆慈相。以此为恨。别纸云。法衣一条。专念贤禅人送去。因说法一披。以表法义。山僧不觉面热汗下。直得尽大地人脑门着地。衣则披已。法作么生说。此乃本色真正老牯牛皮。此皮长短高低方圆阔狭。从上诸祖。莫知边表。又得石门法姓书云。无可疑者。然楚人弓楚人得。何疑之有。第恐来处不吉。不得不疑。何故。此皮自达磨大师。至临济杨岐白云五祖圆悟先师梅阳老子。到山僧处。皆是见闻路绝。义断情忘。夺鼓搀旗。杀人放火处。收拾得来。所以令人疑着。服此皮者。向荆棘林中拔脚。旃檀[厂嵒]里踊身。入佛界魔宫。现三头六臂。牵犁拽杷。打锁敲枷。譬如毒蛇戴角。猛虎插翼。狞龙搅海。金翅抟风。若能如是。堪报佛恩。只如今作么生合杀。良久云。梅阳老嘱付此衣。遮护得山僧一半。借问搭来何所宜。恰似当年卖柴汉。酱里堕雪中炭。留与丛林斫额看。君不见。睦州严陵滩畔兜率寺里。有个陈蒲鞋。解道秦时??轹钻。上堂。举明招问疏山。虎生七子。那个无尾巴。山云。第七个无尾巴。师云。既无尾巴。六个不应与佗为伴。既无伴又无尾巴。谁敢唤作虎子。而今要见无尾巴底么。蓦拈拄杖指东畔云。一二三。却指西畔云。四五六。放拄杖旧处云。萨达麻绳难辨的。翻身掷地向人前。鼻孔眼睛俱突出。既突出。俞八围城时。关却迩道门。为什么入不得。上堂。举香城初参通和尚。问一似两个时如何。通云。一个赚汝。师云。错认阿爹。唤作阿爷。城乃有省。师云。??仑吞个枣。后有僧问城。囊无系蚁之丝。厨乏聚蝇之糁时如何。师云。高枕无忧。城云。日舍不求思从妄得。师云。鬼窟里活计。复云。易作太平宰相。难为闹乱将军。当时待佗道囊无系蚁之丝厨乏聚蝇之糁时如何。只向佗道。瞎堂拄杖子。?跳入一十八重地狱。穿透毗沙门天王鼻孔。直得西湖石佛偏袒右肩。东海波斯脑门着地。诸人作么生会。良久云。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巳首座受鹅湖请。上堂。咄咄牯牛儿。森森头角露。恣贪肥腻草。胀杀娘生肚。忆昔未离群。已作牛王步。今既离群去。触讳没回互。没回互病最堪忧。灌澉依前是好牛。有时喜。未跨门栏先撒??。有时瞋。掉尾昂头不顾人。有时好古端揽尽千峰草。有时恶掣断鼻头双服索。而今风和日暖。江南江北去何之。伫看深耕浅种。拖犁拽杷。正当时稍乖角觅便宜。老夫不惜操刀手。生捉归来活剥皮。上堂。僧问。不从天降。亦非地涌时如何。师云。逼塞虚空。僧云。全凭遮个力也。师云。锯解称锤 乃举临济问洛浦云。从上来一人行棒。一人行喝。阿那个亲。浦云。总不亲。济云。亲处作么生。浦便喝。济便打。师云。咬人师子。纵夺可观。趁块韩獹。从劳进步。是则纵擒得所。收放全功。瞎堂子细看来。临济洛浦。祸不单行。既知棒喝总不亲。为甚末后却向棒喝里折倒。捡点得出。许你明临济宗旨。天申节上堂。神机独运。悬日月于域中。妙用无方。握乾坤于掌上。感戴尧天。均沾舜泽。正当恁么将如何。万那歌有道。四海乐无为。上堂。诸方每遇中秋良辰。往往说月指月玩月画月。以至吟诗作偈。无非以月为佛事。山僧遮里。又且不然。如有人说月之一字。罚胡饼一堂 乃云。弯弯初生如櫜弓。团团次第漾悬镜。人间起舞争清辉。影落秋江验邪正。圆也缺也乌足论。体也用也谁能分。潦倒南泉没碑记。夜随流水绕孤村。上堂。言无展事。语不投机。顶门着眼。颔下安眉。圣凡路绝。事理俱非。刀截春风。锯解称锤。刀锯俱妙。明暗□□。刀锯不尔二破一亏。阿呵呵也大奇。兰生兰叶。檀产檀枝。相命已定。鬼神莫移。歌须摇头。哭须皱眉。咦。只如今那里是那里。阿谁是阿谁。也要知昨夜东海龙王宫中持戒和尚。发恶一拳打杀西方国里屠儿。牵惹山僧作证。只向道。塑佛匠须是叶端友。刺袈裟还佗丘裁衣。辞众上堂。老婆二八少年时。羞向人前舞柘枝。而今要嫁便改嫁。谁管傍人说是非。摘自:
瞎堂慧远禅师广录(4卷)〖参学齐己编〗
历史上常有与皇帝奏对之事,然而,象慧远禅师这样频繁的,的确不多。从乾道七年正月至淳熙二年的五年间,慧远禅师前后九次奏对孝宗皇帝。奏对之事,一方面可看出孝宗皇帝对慧远禅师的尊敬与器重,慧远实际上已成为了孝宗的御用禅师。即孝宗皇帝分别赐慧远“瞎堂禅师”、“佛海禅师”,号“佛海慧远”;改法堂名为“直指堂”,并赐“直指堂印”,御制“颂倡云”:“大暑流金石,寒风结冻云。梅花香度远,自有一枝春。”另一方面慧远也通过奏对大弘禅道。对此,慧远禅师还曾作诗记载(《续传灯录》卷二十八):
盔盂走马向天庭,漫踏天街马不停。
回首飞来峰上望,白云包尽帝都春。
对每一次奏对的记录,古文献均有较详记载,现例举一、二:《续传灯录》卷二十八载,乾道七年()正月二十日,下旨召慧远,后改二十三日入对选德殿:上(孝宗皇帝)曰:“即心即佛如何?”师(慧远)对:“目前无法,陛下唤什么作心?”上曰:“如何是心?”师遂起身,叉手而立曰:“只这是。”上笑。孝宗皇帝与慧远禅师对“即心即佛”的讨论,十分有趣。“即心即佛”佛教之本质,悟此心,则句句佛语;迷此心,则法法难免邪见。如何是心?慧远禅师起身,叉手而立,如此动作,已是向人说了也。世人不识,只为着相。慧远禅师见孝宗皇帝不识此心,故又云:“只这是。”学人若能于未动念,未开口处识得此心,则三藏十二部,无不尽矣。
《历代释氏资鉴》卷一一载:是时上游下竺寺。……上曰:“山既从佛国飞来,何不飞去?”远曰:“动不如静。”……(孝宗)又曰:“众生有难念观音救苦,观音手捻数珠,念个甚么?”远曰:“求人不如求己。”帝大悦。
“天寜禅寺”原名“吉祥寺”,唐玄宗时改称“开元寺”,宋朝曾更名为“报恩光孝寺”,后赐名为“天宁万寿禅寺”。直至年重建后,国民政府浙江省主席林森手书“天宁古禅寺”横额,始得今名。
超链接:
瞎堂慧远、石田法熏:一个家族走出的两位灵隐寺住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