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年全身心投入了备战考研中,考完试后趁着寒假赶紧溜回深圳出门撸了几波海边,结果还没有浪几次就迎来了席卷全国的疫情,深圳还成了重灾区,成绩出来前一直没什么激情写东西,于是在家里一直蜗居到了今天。还好最后成绩还算过得去,那就总结一下今年和之前在深圳近海区域拍摄到的一些小动物吧。从家里驾车去往深圳盐田区和大鹏新区的海边还算便捷,探索近海小生物的地点一般是海边的潮汐带和一些伸到海边远处的栈道码头,这些地方对于采集和拍摄水生动物都比较方便,漂浮在海水中的轮胎和养殖笼上会附着许多海绵和藻类,又成了更多生物赖以栖息的环境。一天中海水大约会有两次涨落,每次退潮的时间是观察潮汐带海洋动物的最佳时机,而一些海洋浮游生物会在夜间集群出没于海面附近,这时候守在栈桥和码头上就可以观察到这些浮游生物被手电筒的灯光吸引而来的场景,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是我在深圳近海的码头、栈道所观察到的海洋动物,由于我对海洋动物的了解甚少,也没有怎么学习过海洋动物的分类学知识,所以这里只能通过本人的观察对这些物种进行一点简单的介绍。海绵是最原始多细胞动物,是多孔动物门的统称。它们没有其他动物所具有的器官结构,只是几种细胞聚合在一起并且各司其职所形成的生命形式,海绵种类多的惊人,在近海,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海绵几乎遍布各种漂浮物上面。在海绵的周围经常可以见到海葵,海葵长得像花却不是植物,更加形象的说法:它是一朵朵“食肉花”,花瓣样的触手上其实是带有毒素的刺细胞,因此属于刺胞动物门,只要有不小心的小动物经过不幸碰触到这些触手,就会被刺细胞射出的毒刺蜇中并毒死,然后被这些“花瓣”牢牢黏住,拖到中央的口被海葵无情地吞掉,哦对了,海葵的嘴巴其实就是它们的屁屁哦!还有一些长得像海葵的小花时不时会从一个管子里伸出绽放,这些也是动物,而且是比海葵更加高级的环节动物门下的多毛纲下的隐居亚纲生物,多毛纲是环节动物门的最大纲,最常见的要数我们钓鱼所使用的沙蚕。海绵上时不时还可以见到长着5条触手的海星状生物,它们也的确和海星是亲戚,这便是海蛇尾,它们与海星一样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蛇尾在海绵和珊瑚这些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中,偶尔可以见到外表更加艳丽的海蛞蝓,其中要属裸鳃亚目的蓑海牛最为艳丽了。据说它们会取食刺胞动物的刺细胞,然后它们储存在背部的鳃突内,看来这些艳丽的小动物也不是好惹的。另一些海蛞蝓则温和的多,它们取食海藻,但是样子就没那么好看了。海绵和一些贝类的存在使得这些漂浮物体积变得更大,表面更加错综复杂,漂浮物表面的孔隙和沟壑让一些甲壳动物得以容身,比如蜘蛛蟹科的一些种类。这些蜘蛛蟹体型不大,身体表面密布了钩状的绒毛,可以粘附住碎屑和一些大颗粒,很巧妙地隐藏在珊瑚礁和海绵中,朋友叫这种蟹叫伪装蟹,真实的种名我还不清楚。这只伪装蟹正在用海绵装饰自己这只伪装蟹身体索性成了一个海绵下面这只更加惟妙惟肖,看看下面两张图,你能找到它在哪吗?我们把它从礁石上扣下来放到碗里面看看吧,原来它不仅装饰了海藻,身上还附着了几颗巨大的藤壶,腹甲上还有一个大牡蛎,真好奇它下次蜕壳舍不舍得抛弃这件昂贵套装。毛刺蟹也是实力派伪装高手,但走的是简约风,身上突起的刚毛能吸附许多海水中的尘埃,不论用水怎么洗也洗不干净。还有一些长得像蟹却不是蟹的小生物,它们是瓷蟹和铠甲虾,都属于十足目、异尾下目的成员,和寄居蟹的关系倒是比较接近。瓷蟹科的成员颜色各异的铠甲虾相比螃蟹之下,虾长得就比较平凡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带着红条纹的鞭腕虾和挥舞着长钳的长臂虾科种类。长臂虾鞭腕虾海水玩家口中的假绵羊虾?种类不知道随着夜幕降临,海面开始变得热闹起来,许多海洋浮游生物从深海游到了海面,手电光的照射会吸引来这些小动物,其中就有大量的糠虾和枝角目动物。海洋浮游生物同样还包括一些水母,它们和海葵一样属于刺胞动物门,水母是钵水母纲和栉水母门下面的生物的统称,钵水母纲的水母伞下着生许多触手,上面也布满了刺细胞,是不折不扣的掠食者,栉水母门又分为了有触手纲和无触手纲,它们没有刺细胞,有捕食者也有依靠滤食为生的。钵水母栉水母依靠身体侧面的栉板上的纤毛摆动运动,这些纤毛在摆动的过程中会反射光线,使得栉水母像自带霓虹灯一样,非常好看。一些栉水母两侧还有两条丝带,这就是侧腕水母,俗称海鹅莓。栉水母门下的无触手纲水母侧腕水母属于有触手纲,但是触手上没有刺细胞,而是具有黏性的细胞,触手捕获到食物后就会像拉鱼线一样收缩,将食物牵引到身体下方的口部。高颜值的海鹅莓海洋浮游生物的出现又会吸引来更多捕食者,比如鱼类。东方鲀幼体夜晚的海面,最强的掠食者当属软体动物门的头足纲动物,包括了各种鱿鱼和乌贼,在深圳近海,运气好可以见到三三两两的莱氏拟乌贼幼体。它们在海面行动自如,可以通过喷水反冲在水中快速前进和后退,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喷出墨汁逃之夭夭,在夜晚,它们在常常两只组成一对,不停变换着身体的颜色,好像在进行复杂的交流,人一靠近就瞬间沉入深海。个人感觉毫不夸张的说,要深入了解动物学,就先得去大海看看,成本不用很高,因为近海区域,你就能轻松发现动物界的所有门,而每一个类群又丰富得难以置信,海给我们挖好了这么诱人的一个坑,就看你愿不愿意跳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