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pf.39.net/bdflx/140113/4325801.html
澳大利亚共20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4处,自然遗产12处,分别为:1.宁格罗海岸((vii)(x),);2.大堡礁((vii)(viii)(ix)(x),);3.大蓝山山脉地区((ix)(x),);4.弗雷泽岛((vii)(viii)(ix),);5.昆士兰湿热带地区((vii)(viii)(ix)(x),);6.波奴鲁鲁国家公园((vii)(viii),);7.澳大利亚冈瓦纳雨林((viii)(ix)(x),年注册,年进行扩增);8.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地(里弗斯利/纳拉库特)((viii)(ix),);9.西澳大利亚鲨鱼湾((vii)(viii)(ix)(x),);10.豪勋爵群岛((vii)(x),);11.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viii)(ix),);12.麦夸里岛((vii)(viii),),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4处,分别为:1.乌卢鲁-卡塔曲塔国家公园((v)(vi)(vii)(viii),年注册,年进行扩增);2.卡卡杜国家公园((i)(vi)(vii)(ix)(x),年注册,年、年进行扩增);3.塔斯马尼亚荒原((iii)(iv)(vi)(vii)(viii)(ix)(x),年注册,年进行扩增);4.威兰德拉湖区((iii)(viii),)。
1.宁格罗海岸
宁格罗海岸位于澳大利亚偏远的西海岸,占地公顷的海洋和陆地财产包括世界上最长的近海珊瑚礁之一。在陆地上,该基地以广泛的喀斯特系统和地下洞穴和水道网络为特色。宁格罗海岸每年都会有鲸鲨的聚集,这里是许多海洋物种的家园,其中包括大量的海龟。该基地的陆地部分以地下水体为特征,其中有大量的洞穴、管道和地下水溪流。它们支持了多种稀有物种,为海洋和陆地的特殊生物多样性做出了极大贡献。
2.大堡礁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北从托雷斯海峡,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绵延伸展共有公里,最宽处公里。这里物种多样、景色迷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包括种珊瑚、种鱼类和0种软体动物。许多礁体在低潮时显露或稍被淹没,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环绕岛屿或镶附大陆岸边。是数百万年来由珊瑚虫的钙质硬壳与碎片堆积,并经珊瑚藻和群虫等生物遗体胶结而成。此外,大堡礁还是一处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场所,因为这里栖息着多种濒临灭绝的动物,比如儒艮(“美人鱼”)和巨星绿龟。
大堡礁为大分水岭地区的特殊景观之一。其北起荆棘岩礁(BrambleCay,大堡礁最北端的岛屿)与巴布亚新几内亚间的托雷斯海峡,南至伊丽特女士岛(LadyElliotIsland,大堡礁最南端的岛屿)与弗雷泽岛(FraserIsland)间的海峡。荆棘岩礁与伊丽特女士岛的直线距离为公里。大堡礁特别是它的北部区域,对居住在西北岸土著人和托雷斯岛屿居民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大蓝山山脉地区
大蓝山山脉地区占地万公顷,由砂岩高原、悬崖和峡谷构成,大部分被温带桉树林覆盖。这一遗产地有八个保护区,展示了澳洲大陆在冈瓦纳(Gondwana)分离后桉树种群进化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大蓝山山脉地区共有91种桉树,因而这一地区也以其桉树结构和生态多样性以及栖息物种的丰富性而著名。同时,这一地区还充分展示了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有占世界数量百分之十的维管植物以及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包括当地堪称活化石的物种,例如生存范围非常有限的瓦勒迈松。
4.弗雷泽岛
弗雷泽岛与澳大利亚东海岸隔海相望,长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从海滩往岛内延伸,除了长在沙土之中的高大茂密的热带雨林,还有淡水沙丘悬湖。移动的沙丘、热带雨林和美丽的湖泊一起构成了这个岛屿独一无二的壮丽景观。
弗雷泽岛以水文景观出名,此海岛上共有个砂丘湖,砂丘湖数量仅次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芬瑟岛上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洁净的淡水湖之一。该岛较出名的观光湖是Eurong小镇的麦肯席湖。此湖海拔约公尺,有广大洁净的沙滩,位于海草区周边,面积有公顷,湖深仅约5公尺。弗雷泽岛的中央铁路站是岛上的悠久景点,这一个铁路站周围具有许多特殊的植物景观,某些罕有的特有种蕨类在铁路周边的雨林中也可找到。
5.昆士兰湿热带地区
这一地区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线上,长约公里,主要由热带雨林构成。这里的环境特别适于不同种类的植物、有袋动物以及鸟类生存,同时还为那些稀有濒危动植物提供了生存栖息的条件。崎岖的山路、浓密的热带雨林、湍急的河流、深邃的峡谷、白色的沙滩、绚丽的珊瑚礁、活火山和火山湖,构成了昆士兰湿热地区奇特的美景。
昆士兰的湿热地带是少有的几个满足所有4个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条件的地区之一,它展现了地球上生物进化历史过程的主要阶段,是一个突出表现正在进行的生态与生物进程的实例,包含最高级的自然现象,是最重要的保有自然生物多样性的生物栖息地。这些雨林有着众多的层次和不同的植物种类,差不多有30种雨林群落在这里出现,红树林的种类也有着许多变化。这些雨林几乎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地球植物进化记录。湿热地区是世界上最集中地保存着原始开花植物种群的地区。澳大利亚已知的雨林中再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多样化的了。
6.波奴鲁鲁国家公园
占地面积公顷的波奴鲁鲁国家公园位于西澳大利亚州。公园内有挺拔独立的“嘣咯嘣咯山”(BungleBungleRange)。泥盆纪时代的石英砂经过万年的侵蚀,形成了蜂巢状塔形和圆锥形山峦。这些山峦的峭壁上是规则的暗灰色水平带,由古代藻青菌(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沉积而成。这些极具特色的圆锥形喀斯特地貌,是由地质变化、生物影响、侵蚀作用和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7.澳大利亚冈瓦纳雨林
澳大利亚冈瓦纳雨林包括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靠近海边的大片土地,总面积达三千六百多平方公里,从海平面到海拔五百公尺,包括冷温带雨林,暖温带雨林,亚热带雨林和干旱雨林这四种雨林。冈瓦纳雨林由若干保护区组成,雄踞在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大陡坡附近。盾状火山口群的地质特点和大量珍稀濒危雨林物种使得该保护区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
冈瓦纳雨林中生物物种十分丰富,保存着澳大利亚大约一半的植物种群和三分之一的哺乳动物与鸟类物种,古老的火山群遗迹形成的破火山口,最大的直径有30公里,形成陡峭的斜坡和凹地,在这些极端的地质条件下冈瓦纳雨林得以残存,中心地带生长着恐龙时代高大的树蕨、南极山毛榉和南洋杉构建的雨林,雨林中生长着世界最高大的苔藓类,有的高达50公分,各种藤蔓植被茂盛;雨林的四周是耐旱的桉树林,桉树林中生活着澳大利亚国宝级的树栖有袋哺乳类树袋熊,雨林中还生存着世界上仅存的2种卵生哺乳类动物针鼹和鸭嘴兽,这里还是鸟类的乐园,澳大利亚国鸟琴鸟、黄色的鹦鹉以及有着“森林建筑家”之称的紫光园丁鸟。
8.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地(里弗斯利/纳拉库特)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遗址是澳大利亚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化石遗址。其分别位于东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的里弗斯利和纳拉库特都位居世界十大化石景点之列,考古学家曾在这里发现了几万块袋狮头骨和下颚骨化石,同时还发现了鸭嘴兽、针鼹和鸟类、爬虫类的骨骼化石。有的骨骼化石长达2米,至今仍保存在洞穴中。考古学家还在利伯兹里,发现了完整的袋狼化石。袋狼曾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肉食类哺乳动物,年后绝种。另外,在这里还发现了蝙蝠、昆虫和一些植物的化石。这些遗迹完美地向世人展示了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群的各个进化阶段。向人们揭示了古澳大利亚的气候与环境,揭示了澳大利亚近万年里有袋动物的进化史。
9.西澳大利亚鲨鱼湾
此鲨鱼湾位于澳洲大陆最西端,由许多岛屿及周边陆地组成,有三个独具一格的自然特点: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床(平方公里)和最丰富的海草资源;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儒艮(海牛);拥有大量叠层石(叠层石是由大量海藻形成的硬质圆形沉积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鲨鱼湾还是五种濒危哺乳动物的栖息地。
鲨鱼湾地区的海湾、水港和小岛支撑着一个庞大的水生生物世界,海龟、鲸鱼、扇贝、对虾海蛇、鱼类和鲨鱼都是这个地区常见的水生生物。与此同时,在一些地区,珊瑚礁、海绵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以及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群落。
10.豪勋爵群岛
"豪威公爵岛国家公园"位于悉尼东北部公里处,是一个南北向延展的狭长岛屿。这是典型的孤立海洋群岛,由海底两千多米深处的火山喷发而形成。这个群岛以其壮观的地势和所拥有的大量珍稀动物物种,特别是鸟类而著称于世。
11.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
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位于南大洋,距南极洲约公里,离佩思(Perth)西南部约4公里。作为亚南极唯一的活火山群岛,这两个岛屿打开了“地球心底之窗”,为人类提供了观察正在进行的地貌变化过程和冰河运动的机会。对于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与众不同的保护价值在于,该群岛保留了世界罕见的早期岛屿生态系统,它从未受到过来自本生态系统外的生物影响,同时未受到过人类的影响。
12.麦夸里岛
麦夸里岛(长34公里,宽5公里)是位于南大洋的一个海岛,距塔斯马尼亚(Tasmania)东南部公里,大约相当于从澳大利亚到南极洲的一半路程。由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在这里互相挤压,使得麦夸里海脊的最高部分露出了海面,形成了现在的麦夸里岛。这个地区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保护意义,是地球上唯一一处从地幔(海底以下6公里深处)开始向上运动而露出海面的岩石,这些露出海面的特殊岩石包括枕状玄武岩和其他突出的岩石。
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如下:
1.乌卢鲁-卡塔曲塔国家公园
该公园原名乌卢鲁国家公园,特点在于其壮观的地质构造,同时也是澳大利亚中部广阔的红砂土平原的主要构造。乌卢鲁是一块巨大的独石柱,而卡塔曲塔则是穹顶形巨石,位于乌卢鲁西部,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上最古老人类社会传统信仰体系的一部分。乌卢鲁-卡塔曲塔原来的所有者是阿南古土著人。
艾尔斯巨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巨石。成分为砾石,由风沙雕琢而成,呈椭圆形。长米,宽约米,高米,高出周围荒漠平原米。基围约米。岩石光滑,形状有些像两端略圆的长面包。巨石整体呈红色,突兀在广袤的沙漠上,硕大无比,雄伟壮观,如巨兽卧地,格外醒目。巨石没有来栖息的鸟兽,也不生寸草,圆滑光亮,但偶尔可以看到蜥蜴出没在其中。艾尔斯石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随着阳光方向的变化而显出不同颜色,这是非常少见的自然景观。
2.卡卡杜国家公园
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NationalPark)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面积.6万公顷,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达尔文市以东公里处。曾是土著自治区。这里是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潮汐涨落,冲积平原,低洼地带和高原,是适合各种独特动植物繁衍的理想环境。此外,这里还是独一无二的考古和人种保护区,四万多年以来,一直有人类在此居住。这里的石洞壁画、石刻以及考古遗址完整记录了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技能和生活方式,包括从史前狩猎采集者到如今仍在此生息的土著居民。这里还是各种生态系统共存的一个特例,包括潮坪、漫滩、低地和高原,为当地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提供了栖息之地。3.塔斯马尼亚荒原
塔斯马尼亚荒原有澳大利亚最大的河系,最深的湖泊和最壮观的山脉,已有10亿年的历史。在石灰石洞穴中发现的遗迹可以证明早在两万多年前就曾有人类在这里居住过。这些公园和保护区地处受冰河作用严重影响的地区,到处都是峭壁峡谷,占地总面积超过万公顷,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大规模的温带雨林之一,但四分之一以上的岛屿依然是真正的荒原。大部分雨林包蕴在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这一区域构成塔斯马尼亚的世界荒原遗产地,包括4个国家公园、2个州立公园、2个保护区和许多州立森林。任何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荒原都是日趋稀有的自然景观,这一大片雨林是一种独特的、已被认真保护和珍藏的珍贵资源。4.威兰德拉湖区
威兰德拉湖区位于新南威尔士西南部的墨累河盆地。被巴尔拉纳德郡和文特沃斯郡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对角分开。中心地区海拔70米。威兰德拉湖区由一系列干湖组成,形成于第三纪早期。墨累河盆地的海侵造成石灰沙、石灰石和泥灰的沉积。第四纪又被沙石和沙丘地带覆盖。这个地区以长条沙丘为特征(见附图),沙丘从西向东的方向反映出风系的控制走向,尽管沙丘被植物所稳定,但约年到年以前沙丘又恢复活动,随后又被移植生长的植物再次稳定。该湖区有一系列湖泊和沙滩形成遗留下来的化石,还完好地保存了许多大型有袋动物的化石。考古研究还发现了4.5至6万年前人类居住的证据。这对于研究澳洲大陆人类进化史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湖区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大型有袋动物化石。文中资料及图片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